[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腔体内螺柱安装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3294.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凤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槽 沉槽 螺柱 环形台阶面 螺柱安装孔 环形台阶 阶梯孔 腔体 体内 毛刺 本实用新型 触点间隙 内转角 触点 进腔 压螺 连通 不平 | ||
一种新型的腔体内螺柱安装孔结构,该腔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螺柱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环形台阶面和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内转角处设置有环状的沉槽,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沉槽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槽,解决了螺柱压进腔体,易产生毛刺,导致触点间隙过大,螺柱触点面不平的问题;通过设置排气槽,解决了压螺柱瞬间产生的高压将腔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腔体内螺柱安装孔结构。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是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对应。触点系统是直流接触器的关键组成部分,接触器的载流量、电寿命、过载能力等直接由触点系统决定,它是控制系统电路(信号)通断的最直接部分,腔体与螺柱这两个零件是触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到一起后,两个螺柱面的平面度与同轴度会影响产品的触点间隙,进而影响超行程,对产品的性能造成影响。
现有大部分腔体的螺柱安装孔中压接部位只有一个台阶面与螺柱过盈压接固定,腔体与螺柱安装时,腔体与螺柱过盈配合,当两者过盈量过大时,腔体的螺柱安装孔会被螺柱刮出毛刺,进而造成螺柱压不到位。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腔体内螺柱安装孔结构来解决螺柱压进腔体时易产生毛刺,导致触点间隙过大、螺柱触点面不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腔体内螺柱安装孔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腔体内螺柱安装孔结构,该腔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螺柱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环形台阶面和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内转角处设置有环状的沉槽,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上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沉槽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沉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总宽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沉槽的深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阶梯孔的外转角处均设置有倒角。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沉槽,解决了螺柱压进腔体,易产生毛刺,导致触点间隙过大,螺柱触点面不平的问题;通过设置排气槽,解决了压螺柱瞬间产生的高压将腔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腔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腔体1,螺柱2,阶梯孔3,第一环形台阶面4,第二环形台阶面5,沉槽6,排气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3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插拔结构继电器的车载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电机驱动桥式触点负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