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检测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42985.9 | 申请日: | 201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白洪林;张发成;宗征;王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力铁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5/10 | 分类号: | B61D15/10;B61K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晓斐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支架 铁轨 便携式检测 辅助滑轮 行走轮 两组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机架两端 可旋转 未使用 检测 便携 抵接 抵紧 铰接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检测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放置在铁轨上的两组机架、设置于两组机架之间的弹性抵紧组件以及位于机架下方且抵接在铁轨上用于检测铁轨波磨状态的检测单元,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辅助滑轮机构,所述辅助滑轮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架两端的辅助支架和设置于所述辅助支架上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旋转至所述辅助支架下方,达到了对未使用时推动的便携小车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检测车。
背景技术
在钢轨养护打磨过程中需要同时三种数据作为参考,该三种数据包括几何参数、波磨和表面及内部伤损,目前国内使用的测量设备有三种,分别是手持设备,手推设备和大型的轨检车或探伤车。手推设备在不需要进行检测的路段进行推动时,其较精密的底部轮极易磨损,使用磨损后的手推设备进行检测易造成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检测车,能够便于未测量时手持测量设备能在不损害其精密部件的情况下推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检测车,包括放置在铁轨上的两组机架、设置于两组机架之间的弹性抵紧组件以及位于机架下方且抵接在铁轨上用于检测铁轨波磨状态的检测单元,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辅助滑轮机构,所述辅助滑轮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机架两端的辅助支架和设置于所述辅助支架上的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可旋转至所述辅助支架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便携式检测车在不进行测量时可将行走轮转至转轮下方进行推动,便于移动又可防止转轮的磨损。
较佳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辅助滑轮机构,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转动轮组,所述转动轮组位于检测单元两侧,所述转动轮组上设置有若干转轮,所述转轮轴心持平且大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机架底部的转动轮组可在铁轨上转动,由相互持平且大小相同的轮组带动,使检测单元抵接在铁轨上进行检测,实现了便于人为推动检测,从而代替走停式检测的方式,使检测更加方便可靠。
较佳的,所述弹性抵紧组件包括分别与两组机架固接的两个连接板和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于固定套筒内,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套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抵紧组件可弹性支撑两侧的机架使便携式检测车能够适应轨道宽度的变化。
较佳的,所述机架相互靠近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使便携式检测车稳定地测量,防止在弹性抵紧件的作用下机架偏移铁轨,导致无法测量或者产生测量误差。
较佳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块的滑块以及固定于所述滑块上的抵紧轮,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抵紧轮可在轨道上转动,在防止机架偏移的同时不会因为抵紧件与轨道摩擦导致推动小车移动测量不方便,锁定组件的设定可使抵紧轮的位置具有可调性,使便携式检测车能够更加方便的适应轨道。
较佳的,所述抵紧轮为橡胶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减小因为铁轨侧壁上的变形导致抵紧轮的振动。
较佳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块、弹性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的谐振式传感器和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信号处理器,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由前后两端向安装块中心倾斜的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检测单元与轨道抵接实现对轨道的检测,设置于安装块上的滑板可实现检测单元在轨道上滑动时对谐振式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力铁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力铁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2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钢轨上行驶的内燃式轨行平板车
 - 下一篇:地铁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端墙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