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中压单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2577.3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5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录;王贺军;井秋军;翟蔚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H01B7/22;H01B7/32;H01B7/28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景志轩 |
地址: | 0718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中压单芯电缆 低烟无卤 轨道交通 绝缘层 低烟无卤材料 导体屏蔽层 金属屏蔽层 绝缘屏蔽层 燃烧 测温光缆 电缆导体 防水性能 绝缘效果 屏蔽效果 使用寿命 影响电缆 有效监控 有效减少 电缆轴 共挤层 体积小 重量轻 阻水层 铠装层 屏蔽 测温 挤包 水中 防水 浸泡 挤出 污染 保证 发现 | ||
一种屏蔽效果好、可测温、防水、耐火、低烟无卤、体积小、重量轻且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轨道交通用中压单芯电缆。在电缆导体与铠装层之间设有采用挤包方式一次同时挤出依次分别为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的共挤层。其既可达到屏蔽绝缘效果,又可减轻电缆的重量,还可在确保相关功能的情况下缩小电缆的径向尺寸。在金属屏蔽层中设置测温光缆可有效监控电缆轴向各点的工作温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处之。采用综合阻水层,可有效提高电缆的防水性能,即使电缆浸泡在水中,也能保证其正常使用而且还不会影响电缆使用寿命。采用大量的低烟无卤材料,使其在意外燃烧时,电缆各性能均能满足低烟无卤要求,有效减少其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可测温防水防火的中压单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也得以加快,轨道交通电缆需求量也越来越多;由于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及安全性的要求,普通用于配网的中压电缆已经满足不了轨道交通系统要求。
用于轨道交通的中压电缆有多方面综合的性能要求,如:防火性能、防水性能、防油性能、防酸碱、环保性能、可监控性等。
现有技术中的轨道交通用中压单芯电缆,是由沿电缆径向从内至外依次分别设置的导体、导体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铜丝铜带复合屏蔽层、内衬层、铝丝铠装层和低卤低烟防白蚁外护套构成。
其存在的不足是:
在标称截面相同的情况下,电缆近似直径较大,电缆近似重量较重,且不具有防火性能、防水性能、防油性能、防酸碱、环保性能、可监控性等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轨道交通系统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屏蔽效果好、可测温、防水、耐火、低烟无卤、体积小、重量轻且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轨道交通用中压单芯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中压单芯电缆,包括沿电缆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铠装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与铠装层之间设有采用挤包方式一次同时挤出依次分别为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的三层结构的共挤层。
在所述共挤层与铠装层之间还设有能有效防止水气沿电缆纵向侵入其内的半导电缓冲阻水膨胀带层和金属屏蔽层,其中,
半导电缓冲阻水膨胀带层采用含超高强吸水树脂粉的膨胀带,以绕包方式布设于所述的共挤层之外,所述膨胀带上的可膨胀表面沿径向朝外;
所述金属屏蔽层由软圆铜丝构成,其以等间距疏绕方式设置在所述的膨胀带之外,所述可膨胀表面与金属屏蔽层内层紧密相接。
在所述金属屏蔽层中穿插至少一根可对电缆轴向各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的测温光缆,该测温光缆与所述的软圆铜丝在该电缆圆周方向上并列设置,并且测温光缆与软圆铜丝的走向与缠绕方式相同。
在所述金属屏蔽层与铠装层之间依次还设有疏绕的铜带层和能有效防止水气沿该电缆径向侵入其内的综合阻水层,其中,
所述铜带层中的铜带厚度为0.08-0.15mm、宽度为25mm-40mm,其以与所述软圆铜丝绕向相反的方向间隔绕包在所述的金属屏蔽层外;
所述综合阻水层由阻水带层、复合带层和高密度聚乙烯层构成,阻水带层采用含超高强吸水树脂粉的膨胀带以绕包方式缠绕在所述铜带层之外;复合带层采用双面铝塑材质的复合带以纵包方式缠绕在阻水带层之外;高密度聚乙烯层以挤包方式设置在复合带层之外。
所述铜带厚度为0.12mm,宽度为35mm,相邻两匝铜带之间的间隙为80mm-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天马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2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