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热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1207.8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浩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0/00 | 分类号: | F24S20/00;F24S50/00;F24S4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浩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0 | 代理人: | 石艳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水箱 热能转换机 过滤器 太阳能板 空压机 热水口 高效节能热水 本实用新型 冷水口 热水池 循环泵 外部冷水源 电能损耗 高效节能 光能转化 水中杂物 加热水 进水口 口连通 滤除 热气 输出 转换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热水装置,包括空压机、热能转换机、保温水箱、太阳能板、热水池、循环泵以及过滤器;所述热能转换机与空压机的对应口连通;外部冷水源从保温水箱的进水口进入到保温水箱内;然后保温水箱内的水第一回路依次经过保温水箱的第一冷水口、热能转换机的冷水口、热能转换机的热水口以及保温水箱的第一热水口流回到保温水箱内;第二回路依次经过循环泵、过滤器以及太阳能板后从保温水箱的第二热水口回流保温水箱内;最后从保温水箱输出到外部热水池中。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通过热能转换机将空压机的热气转换为热能用于加热水,又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且通过过滤器滤除水中杂物,减少电能损耗浪费,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运行设备中的空压机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这些热量往往会通过热水装置将之合理利用。专利号为ZL20132045073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它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它包括热水机、中转水箱、热水箱,所述的热水机均安装在空压机旁,热水机通过热水管和冷水管与中转水箱连接,中转水箱通过热水管与热水箱连接,所述的热水机与中转水箱之间连接的冷水管中间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的循环水泵有两台,并且两台循环水泵以并联的形式与冷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它可将空压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充分循环利用,为企业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但该实用新型的加热功能单一,只能利用空压机的余热进行对水的加热升温;当空压机停止运行时,其整个热水装置处于停运状态,无法通过空压机的余热来加热升温,从而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并且随着热水装置的长期运行,其内部水质往往会积累杂物,从而影响到水温的加热效率以及水质,甚至会阻塞热水装置,影响到整个热水装置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热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装置性能单一,其内部容易因长期运行积累杂物而影响到加热效率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热水装置,包括空压机、热能转换机、保温水箱、太阳能板、热水池、第一循环泵、过滤器以及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冷水源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太阳能板的加热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太阳能板的加热出水口连通;所述热能转换机的冷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三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能转换机的热水口连通;所述热水池的进水口与所述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三出水口连通;所述热能转换机的冷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冷气口连通,所述空压机的热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能转换机的热气口连通。
优选地,该高效节能热水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循环泵;所述保温水箱的第一冷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热能转换机的冷水口连通。
优选地,该高效节能热水装置还包括有测温仪以及控制器;所述测温仪固定在所述保温水箱内;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保温水箱上并分别与所述测温仪和第一循环泵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浩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浩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1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