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跑水排气结构及铸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40509.3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渝;袁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跑水 排气 结构 铸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跑水排气结构及铸件设备。一种防跑水排气结构包括:波纹板;波纹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沿第一板体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沿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凹槽与凸起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凸起与多个凹槽一一对应设置,凹槽与凸起之间存在间隙,相邻两个间隙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液体通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真空阀部位的跑水飞皮现象,腔内的真空度不符合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跑水排气结构及铸件设备。
背景技术
在金属压铸成型行业中,对型腔内的真空排气是一种保证压铸产品质量的辅助手段,由于每个成型产品根据其材料性能所制定的压射工艺时间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这种真空排气过程必须在压射工艺的有效时间内结束。无论型腔内真空排气指标是否达标均不允许因为辅助手段的采用而延长压射工艺时间,也就是说,无论用何种手段排气,压铸的压射周期时间不变,所以行业中经常提到的全过程真空排气,就是指真空排气的结束与压射过程结束相一致。因此提高压射有限时间内的真空有效排气率是界定最终排气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生产上,使用真空阀辅助块连接真空阀,金属液在辅助块内通过撞击变向来减缓金属液流动速度,防止金属液高速填充真空阀导致真空阀跑水。但是,这种方式金属液进入真空阀内时,还携带大量能量,速度损失也很小,常规减速结构无法有效对金属液进行耗能减速,导致真空阀部位飞皮跑水,型腔内真空度不符合要求。
因此如何降低真空阀部位的跑水飞皮现象,提高腔内的真空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跑水排气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真空阀部位的跑水飞皮现象,腔内的真空度不符合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水排气结构,包括:波纹板;
所述波纹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板体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多个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之间存在间隙,相邻两个间隙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液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槽包括容纳腔、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二进液通道;
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液通道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液通道的上表面均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顶杆孔,所述顶杆孔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用于将固化在所述液体通道内的原料顶出。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孔为四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真空阀,所述真空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且所述真空阀与所述第一板体通过螺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0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