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打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38919.4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散流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7B7/14 | 分类号: | D07B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驱动机构 安装板 打蜡 自动打蜡装置 本实用新型 活动套接 驱动机构 连接板 连接座 横梁 气缸 套环 红外线发射端 距离检测机构 安装板固定 红外线检测 垂直安装 滑动连接 机械接触 检测误差 距离检测 平行设置 活塞端 检测 减小 蜡棒 蜡块 丝杠 遮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动打蜡装置,包括横梁,横梁的底部垂直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驱动机构平行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距离检测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蜡棒,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气缸,气缸的活塞端安装有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套环,套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丝杠。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打蜡物体的距离的检测和打蜡操作,利用机械接触的方式进行距离检测,改变传统红外线检测时,红外线发射端容易被蜡块遮挡的缺点,提高了物体的检测精度减小检测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打蜡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蜡绳为纺织类,特别以植物纺织品为主,比如棉蜡绳、麻蜡绳,是我们较常用的。其他尼龙、涤纶、丙纶绳子也有做蜡绳,但因为石化产品本身较滑并带有防水作用,所以如果不是从美观上考虑一般不上蜡,石化产品上蜡在工序上相对麻烦一些。而棉绳和麻绳因本身是植物材料,毛细现象较为明显,吸水性强,因此上蜡较为容易,蜡绳也有分石蜡和水蜡两种,石蜡一般是用绳子与蜡硬性磨擦,让蜡涂在绳子上。而水蜡是把蜡化成水加以附加材料让绳子泡浸后成型,传统的上蜡设备操作麻烦,为此需要一种自动打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自动打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打蜡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垂直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安装有与第一驱动机构平行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距离检测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蜡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安装有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丝杠,所述连接座远离横梁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罩壳,所述丝杠伸入罩壳的一端垂直安装有与罩壳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推板,且推板与检测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与推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推板的一侧安装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安装有与容纳槽两侧侧壁滑动连接的活动板,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内壁安装有两组静触点,所述活动板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两组与静触点对接的动触点,所述活动板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远离罩壳的一侧安装有与套环固定套接的齿轮圈,所述齿轮圈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一致,所述蜡棒与第二驱动机构的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活动板之间安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丝杠远离罩壳的一端安装有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横梁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两组轴承座,两组轴承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丝杠,丝杠的外侧活动套接有与第一安装板连接的滑块,所述丝杠的一端安装有私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安装板上设置的气缸、滚轮、连接板、连接座、套环、丝杠、罩壳和推板,实现了对打蜡物体的距离的检测和打蜡操作,通过设置的第二安装板、静触点、活动板和动触点,利用机械接触的方式进行距离检测,改变传统红外线检测时,红外线发射端容易被蜡块遮挡的缺点,提高了物体的检测精度减小检测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打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打蜡装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散流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散流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8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钢丝可调预变形器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用磨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