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36916.7 | 申请日: | 2017-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4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宗昊;刘欣缘;孙嘉森;杨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比较 功率因数 矫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率因数矫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
背景技术
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比值,即PF=P/S。导致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线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ψ,另一个是电流或电压的波形失真。首先,由于很多家用电器(如排风扇、抽油烟机等)和电气设备是含有电抗的阻抗负载,所以才会存在着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ψ。其次,电流总谐波失真度THD过高使得电流波形产生严重失真,使得线路功率因数过低和电流斜波含量过高。因此,功率因数过低时,不仅会造成电能巨大浪费,交流电压设备的额定容量不能充分利用,输出大量的无功功率,致使输电效率降低,而且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污染,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电气环境。基于这一点,实现一种效率高,功耗低,模块化,易集成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有着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功耗低,模块化,易集成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包括降压市电、整流滤波电路和交流负载,还包括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电压采样模块,滞环控制器,MOS管驱动电路,辅助电源模块以及气隙电感和滤波电容;降压市电分别连接整流滤波电路和气隙电感,整流滤波电路连接辅助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分别连接MOS管驱动电路、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电压采样模块和滞环控制器;气隙电感依次连接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电压采样模块、滞环控制器和MOS管驱动电路,MOS管驱动电路分别连接气隙电感和滤波电容,滤波电容连接交流负载。
在上述的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中,电流电压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TA1015-2、电压互感器TV1013-1H以及采样电路。
在上述的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中,电流电压采样模块采用TLC3578。
在上述的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中,滞环控制器包括滞环比较器和TM4C123G处理器。
在上述的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中,MOS管驱动电路采用半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实现功率因数的矫正。体积小,便于携带(2)电路简单,耗电量低,性能优良(3)成本低。(4)模块化程度高,易于集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电路模块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滞环控制模型;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主电路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可应用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计的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包括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电压采样模块,滞环控制器,MOS管驱动电路,辅助电源模块以及气隙电感和滤波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6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智能门锁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功率因数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