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指纹芯片的不良品筛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3298.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王海昌;陈松;姚燕杰;王凯;姜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4 | 分类号: | B65B57/14;B65B65/00;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封装机构 筛除装置 指纹芯片 不良品 吸气孔 下表面 支撑座 主动轮 转盘座 吸料 底板 吸盘 底板上表面 套筒侧表面 载板下表面 传动连接 电机安装 工作效率 活动连接 开盖机构 螺纹表面 内侧表面 人工成本 外侧表面 真空吸附 安装柄 从动轮 输出轴 通气槽 吸盘座 真空孔 内壁 气柱 吸附 压板 载板 载具 转盘 皮带 电机 相通 贯通 芯片 测试 节约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指纹芯片的不良品筛除装置,其包括底板、转盘座、转盘、若干测试载具和封装机构,所述转盘座、开盖机构和封装机构均固定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压板通过一安装柄与载板活动连接,所述PCB板设置于载板下表面,所述吸料电机安装于支撑座一端的内侧表面,所述吸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于支撑座一端的外侧表面的主动轮连接,此主动轮通过皮带与其下方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此套筒侧表面开有一与气柱的气孔贯通的吸气孔,所述吸盘下表面开有若干个用于吸附产品的真空孔,所述吸盘座下表面开有与气孔相通的通气槽,所述吸气孔内壁具有螺纹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对检测后的芯片进行吸取,代替人工,大量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件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指纹芯片的不良品筛除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芯片通常在出厂质检、回收品检查、使用性能检测等情况都需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需要人工进行逐一检测,然后将不良品挑拣出,再对良品进行封装。经过检测的芯片常以编带形式进行封装,常用的编带封装是以一条布有芯片贮格的载带配以芯片贮格上的熔封盖带构成,芯片在进行编带前通常需再次检测,以确保封装好的芯片均为合格品,由于芯片体积较小,因此如能以自动设备进行芯片检测并自动剔除不良品,将能有效提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指纹芯片的不良品筛除装置,该用于指纹芯片的不良品筛除装置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对检测后的芯片进行吸取,代替人工,大量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指纹芯片的不良品筛除装置,包括底板、转盘座、转盘、若干测试载具和封装机构,所述转盘座、开盖机构和封装机构均固定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转盘可转动的设置于转盘座上方,所述若干测试载具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转盘上表面;
所述测试载具进一步包括PCB板、载板、测试板、测试座和压板,所述压板通过一安装柄与载板活动连接,所述测试座嵌入载板的通孔内,所述测试板安装于载板下表面且位于测试座下方,所述PCB板设置于载板下表面;
所述封装机构进一步包括吸料机构、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所述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平行设置,所述吸料机构与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垂直设置且位于良品运载机构和次品运载机构上方,所述吸料机构进一步包括支撑座、吸料电机、吸料丝杆和吸嘴,所述支撑座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吸料电机安装于支撑座一端的内侧表面,所述吸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设置于支撑座一端的外侧表面的主动轮连接,此主动轮通过皮带与其下方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此从动轮与所述吸料丝杆连接,所述吸嘴通过一安装块与套装于吸料丝杆上的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吸嘴由安装柄、中心具有气孔的气柱、具有气孔的吸盘座和吸盘组成,所述气柱上端与安装柄连接,另一端与吸盘座连接,所述吸盘设置于吸盘座下表面并与气柱、吸盘座的气孔贯通形成一腔体,所述气柱嵌入一套筒内,此套筒侧表面开有一与气柱的气孔贯通的吸气孔,所述吸盘下表面开有若干个用于吸附产品的真空孔;
所述吸盘座下表面开有与气孔相通的通气槽,所述吸气孔内壁具有螺纹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气槽数目为2个。
2.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气槽为垂直交叉分布。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柄中上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凹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3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芯片检测和良品封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灌装用传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