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3178.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和平;许远;段仁燕;操璟璟;朱玉;周锐;谈凯;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组织培养 挖苗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夹爪,两个夹爪通过销轴分别固定在Y字形的固定板上端两侧,两个夹爪下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上穿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下端套设于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固定套内,固定套上端开口、下端封闭设置,连接块还连接有从复位弹簧和固定套内穿过的拉线,固定板下端连接有手握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范围推广,通过拉线控制夹爪的开合度,使用方便,对培养苗的损伤小,挖取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
背景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植物组织培养苗在生根后要从培养瓶中移栽出来,用于田间生产,但是,目前并没有合适的挖苗工具,一般是用镊子夹住培养苗的基部扯出来,或是直接连培养基倒出来,这些方法都会造成幼苗的损伤,特别是对培养苗的根部损伤很大,直接导致培养苗移栽成活率下降或生长障碍,而且一般植物组织培养瓶口较小,往外倒培养苗时难度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方便,对培养苗的损伤小,挖取可靠的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挖苗器,包括两个相对称的夹爪,两个夹爪通过销轴分别固定在Y字形的固定板上端两侧,两个夹爪下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上穿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下端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下端套设于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固定套内,固定套上端开口、下端封闭设置,连接块还连接有从复位弹簧和固定套内穿过的拉线,固定板下端连接有手握杆。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拉线下端连接有固定环,手握杆上设置有与固定环匹配的挂杆。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两个所述的夹爪内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倾斜的倒刺。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倒刺为软质硅胶或海绵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大范围推广,通过拉线控制夹爪的开合度,使用方便,对培养苗的损伤小,挖取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夹爪、2-销轴、3-固定板、4-连接轴、5-连接块、6-复位弹簧、7-固定套、8-拉线、9-手握杆、10-固定环、11-挂杆、12-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大学,未经安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3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轿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条面弧度加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