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软体抓持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31033.7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少海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软体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动软体抓持机器人,包括软体抓持机构,该软体抓持机构包括基座、气源分配器和至少两个软体手指,气源分配器和软体手指安装在基座上,气源分配器的各供气口分别与各软体手指的气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手指的本体部和指端部是可拆分的结构,提高了抓持的稳定性,具体是根据目标物的外形,更换相应的指端部,比如当目标物呈球形,可以在软体手指上安装一个具有弧面的指端部,或类似弧面的结构,充分包裹球形目标物,形成良好稳定的固定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软体抓持机器人,具体来说是一种气动软体抓持机器人软体手指的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中常用的机械手,包括直接作用目标物的机械手的末端,它们大多是刚性体。在电子元器件、玻璃制品等领域,如果采用刚性的机械手,容易导致产品损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篇名为一种气动的软体抓持装置的专利,公开号是CN104959992,如图1,其公开一种软体的抓持装置,包括基座101,软体手指的本体部102和指端部103,基座内安装气源分配器,用于控制软体手指活动,具体参考该专利说明书。该专利中,指端部和本体部是一体结构,由于指端部是抓持物体的主要部件,长期使用容易发生磨损。除此之外,这样的指端部不能更换,在抓持不同物体时,存在匹配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软体抓持机器人,解决了依据抓持物体的外形,更换指端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抓持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软体抓持机器人,包括软体抓持机构,该软体抓持机构包括基座、气源分配器和至少两个软体手指,气源分配器和软体手指安装在基座上,气源分配器的各供气口分别与各软体手指的气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手指的本体部和指端部是可拆分的结构。
所述指端部和本体部的连接端均向外延伸形成环形凸缘,两个凸缘分别插接在连接筒的两端外侧,连接筒的外侧是挤压带,凸缘位于挤压带和连接筒之间。
所述指端部内形成环形内腔,环形内腔的底壁位于指端部的抓持面上,连接筒连通环形内腔和软体手指的气腔。
所述环形内腔的底壁的厚度为3毫米-5毫米。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抓持的稳定性,具体是根据目标物的外形,更换相应的指端部,比如当目标物呈球形,可以在软体手指上安装一个具有弧面的指端部,或类似弧面的结构,充分包裹球形目标物,形成良好稳定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软体抓持机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软体手指的指端部和本体部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结构。
图3示出了指端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4是向环形内腔充气使环形内腔的底壁突出的平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指端部,2凸缘,3挤压带,4连接筒,5凸缘,6本体部,
7底壁,8环形内腔,9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软体抓持机构,该软体抓持机构的主要结构包括基座、气源分配器和软体手指,气源分配器和软体手指均安装在基座上,气源分配器和外部气源设备连接,气源分配器跟软体手指内的气腔连通,通过交替供气和吸气,调节软体手指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少海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少海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1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