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透光均匀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0826.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坚;陈伟斌;沈英中;张锐戈;周辅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数字锁相放大器 激光光源 圆孔 光电探测器 模数转换单元 数模转换单元 信号调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 透光均匀性 检测装置 电连接 样品台 薄膜 强光 样品台移动 光斑 检测信号 样本检测 样品平台 噪声环境 中心连线 准确度 可移动 弱光源 垂直 穿过 检测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透光均匀性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工作台、光电探测器、信号调理单元、模数转换单元、数字锁相放大器、数模转换单元、控制单元;工作台设有样品台和圆孔,样品台可移动的覆盖在圆孔上,圆孔半径大于激光光源在样品平台处的光斑半径;激光光源与光电探测器分设在工作台两侧,使其中心连线垂直于工作台并从圆孔穿过;光电探测器依次与信号调理单元、模数转换单元、数字锁相放大器、数模转换单元及激光光源电连接,控制单元与数字锁相放大器及工作台电连接,用于接收数字锁相放大器的检测信号及控制带有样品的样品台移动,进行下一区域样本检测。本实用新型提高在弱光源和强光噪声环境下的检测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膜透光均匀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薄膜透光均匀性检测,如椭圆偏振测量法是通过分析光在被测样品上反射前后偏振状态的变化,来测定薄膜的参数的,但其采用椭偏法测量的数据在数学处理上非常的复杂和繁琐。等厚干涉和干涉色测量法是根据劈尖干涉原理,将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多次反射干涉而产生鲜明的干涉条纹,然后再根据条纹的偏移,就可求出薄膜的参数,但对被测的薄膜要求较高(薄膜须具有高反射和平坦的表面),需要把薄膜制成台阶才能测量,限制了其应用。光度法和反射光谱法因测试简单,被广泛应用,但在测微弱光强及噪声干扰等情况下,测量不确定度很大,易产生检测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透光均匀性检测装置,旨在增强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改善在弱光源和强光噪声的环境下易产生误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透光均匀性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工作台、光电探测器、信号调理单元、模数转换单元、数字锁相放大器、数模转换单元、控制单元;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样品台和圆孔,所述样品台可移动的覆盖在所述圆孔上,所述圆孔的半径大于所述激光光源在所述样品平台处的光斑半径;所述激光光源与所述光电探测器分设在所述工作台两侧,使其中心连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并从所述圆孔穿过;所述光电探测器依次与所述信号调理单元、所述模数转换单元、所述数字锁相放大器、所述数模转换单元及所述激光光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数字锁相放大器及所述工作台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圆孔始终处于所述样品台移动范围内,使所述激光光源能够通过圆孔穿透所述样品。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锁相放大器包括基于FPGA的数字锁相放大器,可在弱光源和强光噪声的环境下检测薄膜各个区域均匀性的微小变化,其内部设有乘法器、低通滤波器、移相电路及DDS信号产生器,用于产生初始信号及对待测信号完成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水平放置,易操作,可方便地调整激光光源和样品垂直角度以增强透光强度,减少检测误差;所述工作台包括带圆孔的显微镜XY轴移动平台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显微镜XY轴移动平台上的X、Y轴电机以完成整个薄膜样品的检测,减少人为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半径为4-8cm,所述激光光源在所述样品平台处的光斑半径为1.5-3cm。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源包括带有调制信号的半导体激光器,能射出一定频率信号的激光光强。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透过薄膜的带一定频率信号的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强频率为500Hz-20kHz。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包括仪用运放和滤波器,用于对带噪声的光电信号进行放大,并根据所述激光光源调制信号的已知频率进行滤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显示控制电路,控制薄膜样品的移动,可减少一定的人为误差,同时显示结果和移动的位置,大大增强了可视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0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织布透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