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9349.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顶升架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千斤顶,所述底部固定板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顶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所述千斤顶由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转轴、通过转轴与主体连接的转块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固定板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直至下固定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升了桥梁建设的速度,同时提升桥梁顶升时就位准确,支撑牢固性能优,可扩展性能优,可以进行反复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顶升技术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和价值, 顶升施工对社会效应影响较小,顶升施工相对于拆除重建总体造价成本较低,顶升施工既环保又节能,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很少,所消耗的能源也就很少,由于旧桥是全部利用,所以也不存在废弃材料,并且顶升作业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基本没有影响,顶升技术总体工期较短,进度较快,破坏较小,对周围交通基本无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但是,目前公路桥梁顶升的一般方法是在需要顶升的桥梁或公路下搭设顶升支架,这种方法施工时存在工作量大,工期长,浪费人工和材料等缺陷,因此实施起来比较麻烦,操作使用起来非常的不灵活,实用性能不佳,所以存在着不足。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包括底部固定板以及千斤顶,所述底部固定板由两个半圆形内扣板构成,两个半圆形内扣板之间通过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固定板的顶部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开有下固定孔,所述千斤顶由主体、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转轴、通过转轴与主体连接的转块以及设置在主体底部两侧的外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固定板的表面开有上固定孔,固定杆贯穿上固定孔直至下固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设有多个,多个锁定机构对称的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内扣板的连接处,所述锁定机构由紧固锁扣以及紧固锁体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转块与环形槽相配合,所述转块在环形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设有多个,多个千斤顶结构相同,多个千斤顶均匀的设置在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孔的内表面滚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滚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固定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将外固定板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继而将千斤顶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将底部固定板固定在桥墩上,然后根据实际的顶升情况,通过推动千斤顶在环形槽内移动,直至千斤顶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主体,使外固定板上的上固定孔与下固定孔的位置相配合,此时固定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从而将外固定板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继而将千斤顶固定在底部固定板上,然后通过千斤顶完成顶升工作,这种设计提升了桥梁建设的速度,同时提升桥梁顶升时就位准确,支撑牢固性能优,可扩展性能优,可以进行反复的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顶升架体的千斤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93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