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29226.9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6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奕;杨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力传递 传动杆 传递齿轮 传动主轴 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接合 传动头 导向杆 容纳腔 输入齿 显影盒 一轴 轴向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 组件包括 敞口的 位置处 轴向端 脱离 周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力传递组件、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系统。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和传递齿轮,传递齿轮设有在其一轴向端敞口的容纳腔,旋转力传递件安装在容纳腔内并且相对于传递齿轮可沿传递齿轮的轴向往复移动,传动头包括传动主轴和传动杆,传动杆穿设在传动主轴上,传动杆位于靠近传动主轴一轴向端的位置处;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轴向端的两个输入齿;每个输入齿包括一个与传动杆接触的接触部,每个接触部在传动杆径向上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接触部靠近传动杆一侧与传动杆的周壁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旋转力传递组件与传动头接合及脱离时,相对阻力比较小,接合过程及脱离过程更方便更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显影盒及其旋转力传递组件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打印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一体机等,通常包括主机及可拆卸地安装于主机内的显影盒。其中,显影盒上设置有旋转元件和接收打印机等主机提供的旋转驱动力的旋转力传递组件,旋转元件至少包括显影元件、感光鼓、充电元件中的一种,显影盒安装至主机之后,旋转力传递组件与主机的驱动机构配合并接收驱动机构提供的旋转力,进而带动旋转元件转动。
公布号为CN102067042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布了一种显影盒,现其旋转力传递组件采用圆球式万向节。这种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或者偏离方向,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这种现象更易出现,此外,圆球式万向节结构比较难与主机的驱动机构啮合,从而造成圆球式万向节的传输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为了使圆球式万向节能够与主机的驱动机构配合,通常需要设置扭簧及限位件来对其进行定位,这便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使显影盒的结构复杂化。
另外,现有的一种显影盒如图1与图2所示,其具有伸缩功能的旋转力传递组件101在与主机上的传动头102接合时,输入齿1011与传动头102的传动杆1021接触长度X0大于输入齿1011靠近传动头102的传动主轴1022一侧与传动主轴1022之间的距离K0,因此旋转力传递组件101必须保持一个特殊的固定角度,否则显影盒10的旋转力传递组件101与主机的传动头102脱离困难,容易导致传动头102与旋转力传递组件101的配合出现问题,用户在安装时产生困难,尤其对于显影盒10需要频繁与传动头102接合和脱离的主机,会导致打印出现问题,影响实际打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使显影盒安装及拆卸方便的旋转力传递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显影盒。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系统。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件和传递齿轮,传递齿轮设有在其一轴向端敞口的容纳腔,旋转力传递件安装在容纳腔内并且相对于传递齿轮可沿传递齿轮的轴向往复移动,旋转力传递组件用于接收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传动头输出的旋转驱动力,传动头包括传动主轴和传动杆,传动杆穿设在传动主轴上并在传动主轴的径向上自传动主轴的周壁向外延伸,传动杆位于靠近传动主轴一轴向端的位置处;旋转力传递件包括导向杆和位于导向杆一轴向端的两个输入齿,两个输入齿分别位于传动杆的两端,输入齿与传动杆抵接并用于接收旋转驱动力;每个输入齿包括一个与传动杆接触的接触部,每个接触部在传动杆径向上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接触部靠近传动杆一侧与传动杆的周壁之间的距离。
由上述方案可见,旋转力传递组件输入齿的接触部在传动杆径向上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接触部靠近传动杆一侧与传动杆的周壁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旋转力传递组件与传动头接合及脱离时,相对阻力比较小,接合过程及脱离过程更方便更顺畅。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输入齿的自由端背向旋转力传递件旋转的方向弯曲,输入齿的自由端与传动杆的外周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9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动片
- 下一篇:旋转驱动力接收构件、驱动组件及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