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CV阀的阀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9215.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7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辉;杨春燕;付合法;唐立超;李延鹏;周飞;徐友;孙道培;卢振东;杨万里;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B01D3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徐斌斌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槽 出油口 阀体结构 环形油槽 进油槽 滤网 进油口 卡滞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机油 换向杆 外周壁 环带 遮盖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OCV阀的阀体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OCV阀容易卡滞的问题。本OCV阀的阀体结构,包括外周壁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出油槽一、进油槽和出油槽二的本体,出油槽一、进油槽和出油槽二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油口一、进油口和出油口二,出油槽一、进油槽和出油槽二内还均设有滤网,出油槽一和出油槽二的底部沿周向均开设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分别穿过对应的出油口一或出油口二,滤网将环形油槽遮盖。本阀体结构通过在进油口、出油口一和出油口二处均开设环形油槽,与滤网之间形成一个环带空间,含有杂质的机油首先进入该空间进行循环,避免直接冲向换向杆,降低OCV阀卡滞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OCV阀的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用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各子系统的配合要求是不同的,为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功率输出在最佳状态,发动机配气机构常配装有VVT(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OCV阀是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用来实现VVT智能可变的电磁控制阀,在发动机一定转速下控制油道里进入VVT驱动器的油量和通油时间来修正发动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刻即改变配气相位(发动机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刻对应活塞运动到上、下止点时的曲轴转角)。
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478445.7)公开了一种OCV阀的阀体结构,包括均为铝制的基座和阀体,阀体与基座为分体式结构,且阀体安装在基座的下侧,所述的阀体的周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三道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分别有四个间隔90°均匀分布的径向通孔,三个凹槽的通孔分别为出油口一、进油口和出油口二,通孔与阀体内腔导通,凹槽内均包覆有环形的滤网,滤网遮挡对应的凹槽内的通孔。当OCV阀通电,换向杆下移改变机油流向,从而实现相位调节器的提前或滞后,当OCV阀断电,换向杆利用回位弹簧的弹力回到初始位置。而在换向杆回位过程中,由于含有杂质的机油穿过与阀体紧贴的滤网对换向杆直接产生冲击,容易导致机油中杂质无法循环流动卡滞在换向杆与阀体油孔之间,从而造成油路不能自由开关,发动机相位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OCV阀的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OCV阀的卡滞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OCV阀的阀体结构,包括外周壁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出油槽一、进油槽和出油槽二的本体,所述出油槽一、进油槽和出油槽二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油口一、进油口和出油口二,所述出油槽一、进油槽和出油槽二内还均设有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一和出油槽二的底部沿周向均开设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分别穿过对应的出油口一或出油口二,所述滤网将环形油槽的槽口遮盖。
OCV阀的卡滞点主要集中在出油口一与换向杆之间以及出油口二与换向杆之间,本OCV阀的阀体结构通过在回油槽一和回油槽二处均开设环形油槽,从而使得环形油槽与滤网之间形成一个环带的空间,含有杂质的机油首先进入该空间进行周向循环,然后流入出油口一或出油口二,避免机油和杂质直接冲向换向杆,降低OCV阀的卡滞率。
在上述的OCV阀的阀体结构中,所述进油槽的底部沿周向也开设有环形油槽,且该环形油槽穿过进油口。通过在进油槽的底部也设置环形油槽,从而在该处也形成一个环带的循环空间,从进油口进入的机油及杂质也能够先进入该环形油槽内进行周向循环,进一步避免了机油和杂质直接冲向换向杆,降低OCV阀的卡滞率。
在上述的OCV阀的阀体结构中,所述环形油槽的宽度小于对应出油口一、进油口和出油口二的直径。环形油槽的宽度设计为小于对应出油口一、进油口和出油口二的直径,在保证能够避免机油和杂质直接冲向换向杆的同时,又能够保证阀体在出油口一、进油口和出油口二处的强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9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水质检测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塑料水龙头本体及其制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