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破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8730.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蕴;李南鹏;岳鑫;李西兵;李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槽 压柄 本实用新型 主体上表面 破壳器 挡板 一端设置 主体上部 开口处 弹簧 破壳 碎壳 开口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壳器,其包括主体,主体上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压柄,压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伸出主体上表面,压柄的所述另一端与主体上表面之间设置弹簧一;容纳槽一侧设置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挡板。本实用新型不仅轻松实现破壳、易于收集碎壳,而且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壳器。
背景技术
坚果在食用时,需要破除其坚硬的外壳,用手来敲破,但是容易伤到手,费劲又浪费时间,而且碎壳四溅。目前市场上很多坚果破壳器只解决了在碎壳过程中费劲又浪费时间的问题,但依然存在坚果的碎壳到处飞的问题,需要人去收集碎壳,很浪费时间而且会遗漏一些碎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壳器,不仅轻松实现破壳、易于收集碎壳,而且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破壳器,其包括主体,主体上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压柄,压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伸出主体上表面,压柄的所述另一端与主体上表面之间设置弹簧一;容纳槽一侧设置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挡板。
进一步地,容纳槽相对开口的一侧设置推柄,推柄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伸出主体侧表面,推柄的所述另一端与主体侧表面之间设置弹簧二。
进一步地,压柄的所述一端的初始位置在容纳槽的下部,推柄的所述一端的初始位置在容纳槽靠近推柄所述另一端的侧部。
进一步地,推柄的所述一端与容纳槽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在开口的下方设置破壳收集器。
进一步地,挡板通过推拉方式实现开口的开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仅轻松实现破壳、易于收集碎壳,而且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推柄,3-弹簧二,4-压柄,5-弹簧一,6-挡板,7-破壳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破壳器,其包括主体,主体上部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压柄,压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伸出主体上表面,压柄的所述另一端与主体上表面之间设置弹簧一;容纳槽一侧设置开口,该开口处设置挡板。
进一步地,容纳槽相对开口的一侧设置推柄,推柄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伸出主体侧表面,推柄的所述另一端与主体侧表面之间设置弹簧二。
进一步地,压柄的所述一端的初始位置在容纳槽的下部,推柄的所述一端的初始位置在容纳槽靠近推柄所述另一端的侧部,压柄的所述一端的尺寸略小于容纳槽的底部尺寸。
进一步地,推柄的所述一端与容纳槽的底部相接触以将容纳槽内的碎壳推出容纳槽。
进一步地,在开口的下方设置破壳收集器。
进一步地,挡板通过推拉方式实现开口的开闭。
破壳前,拉开挡板,将坚果放入破壳器的容纳槽中,推下挡板使开口封闭,将压柄慢慢抬起一定高度,松手后压柄借助弹簧一的恢复力向下冲击,利用弹簧一的冲击将坚果壳轻松击破,稳住压柄之后,拉开挡板,挤压推柄将碎壳推到破壳收集器中,松手后依靠弹簧二使得推柄回到初始位置,碎壳过程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8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家用塑料淘米盆
- 下一篇:带限位装置的干果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