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压供油系统的微流量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28486.4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7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军;龚俊;高洋;伍锡文;刘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23/00 | 分类号: | 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量控制装置 第一端 中间旋转部件 供油系统 进油口 端盖 气压 本实用新型 节流孔 距离相等 旋转轴线 匀速转动 出油口 微流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压供油系统的微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微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端盖(3)、与所述第一端盖(3)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盖(7),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盖(3)和所述第二端盖(7)之间、匀速转动的中间旋转部件(1),所述第一端盖(3)开设有进油口(A);所述第二端盖(7)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A)相对应的出油口(B);所述中间旋转部件(1)开设有节流孔(11),所述进油口(A)的轴线和所述节流孔(11)的轴线到所述中间旋转部件(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流量控制装置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气压供油系统进行微流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供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压供油系统的微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微小流量控制是油雾润滑系统涉及到的一种控制形式,润滑油一般通过一定压力的压缩气体加压或通过柱塞类往复泵加压,通过节流装置(比如节流阀)来实现小流量的控制。
目前,采用电磁柱塞往复泵可以实现较准确的流量控制,但成本相对来说较高。对于另外一种气体加压供油的方式,虽然节流阀可以实现小流量控制,但系统的流量不能进行计量,所以会出现系统所需流量难以得到准确满足的问题,如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采用较高精度的流量计来计量,则相对应的成本也会很高。在一些非重要但又要求微流量粗略统计的系统中,运用微流量计显然不太合适,而且,为了配合微流量计,系统流道设计中会出现流道细长、控制阀通径较小的情况,往往容易发生堵塞且难以清理。
综上所述,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对气压供油系统进行微流量控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压供油系统的微流量控制装置,该微流量控制装置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气压供油系统进行微流量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压供油系统的微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进油口;
与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相对应的出油口;
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匀速转动的中间旋转部件,所述中间旋转部件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进油口的轴线和所述节流孔的轴线到所述中间旋转部件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在上述微流量控制装置中,所述中间旋转部件具有一体式结构的转轴和转盘,所述节流孔开设在所述转盘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微流量控制装置中,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端盖,且开设有用于连接驱动装置的花键槽。
优选地,在上述微流量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泄油口,所述泄油口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盖的与所述转盘接触的表面部分,且所述节流孔在移动过程中不经过所述泄油口的端部。
优选地,在上述微流量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密封圈内。
优选地,在上述微流量控制装置中,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8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主轴的润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输出稳定气质的煤气柜进出气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