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作稳定的配变电监测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7614.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0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代辉;李御空;刘永强;温海康;李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汉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带 线缆 匹配 连接板 工作稳定 监测终端 检测设备 数据接头 配变电 传感器 覆盖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探头 表面覆盖 测试数据 导电性能 间隔设置 连接结构 使用寿命 温度过高 线缆表面 影响线缆 硬质材料 数据线 散热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作稳定的配变电监测终端,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线缆匹配的绑带,所述绑带上还设置有与传感器匹配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传感器匹配的数据接头和与数据接头连接的数据线。本方案通过将在线缆表面覆盖检测设备改为将检测设备的传感器探头通过绑带的方式固定在线缆上,同时,通过一个与所有绑带连接的连接板实现测试数据的传输,由于绑带与线缆的接触面积极小,几乎不影响线缆的散热,有效的解决了在表面覆盖一层检测设备容易导致线缆温度过高,导电性能下降,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采用绑带与线缆进行匹配解决了采用硬质材料只能与一种规格线缆匹配的问题,适应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监测设备,具体涉及工作稳定的配变电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在线检测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类变量的实时测量和控制问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线检测技术,根源于推理控制中的推理估计器,即采集某些容易测量的变量(也称二次变量或辅助变量),并构造一个以这些易测变量为输入的数学模型来估计难测的主要变量(也称主导变量)。从而为过程控制、质量控制、过程管理与决策等提供支持,也为进一步实现质量控制和过程优化奠定基础。
电力监控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变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检测及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变配电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孤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变配电过程中异常的反应速度。
现有的线缆在线检测设备一般覆盖在线缆的表面,但是,由于线缆工作时本身就发出大量的热,再在表面覆盖一层检测设备容易导致线缆温度过高,导电性能下降,使用寿命变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线缆在线检测设备一般覆盖在线缆的表面,但是,由于线缆工作时本身就发出大量的热,再在表面覆盖一层检测设备容易导致线缆温度过高,导电性能下降,使用寿命变短,目的在于提供工作稳定的配变电监测终端,解决现有的线缆在线检测设备一般覆盖在线缆的表面,但是,由于线缆工作时本身就发出大量的热,再在表面覆盖一层检测设备容易导致线缆温度过高,导电性能下降,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工作稳定的配变电监测终端,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线缆匹配的绑带,所述绑带上还设置有与传感器匹配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传感器匹配的数据接头和与数据接头连接的数据线。本方案通过将在线缆表面覆盖检测设备改为将检测设备的传感器探头通过绑带的方式固定在线缆上,同时,通过一个与所有绑带连接的连接板实现测试数据的传输,由于绑带与线缆的接触面积极小,几乎不影响线缆的散热,有效的解决了在表面覆盖一层检测设备容易导致线缆温度过高,导电性能下降,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同时,采用绑带与线缆进行匹配解决了采用硬质材料只能与一种规格线缆匹配的问题,适应性更好。
所述绑带上还设置有与传感器数据线匹配的线夹。便于将传感器的数据线固定在绑带上,减少数据线的磨损。
所述绑带通过设置在绑带一端接头与绑带上其他部位的结合来与线缆匹配。
所述接头使用魔术贴。使用魔术贴有助于线性的调节绑带的长短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线缆。
所述接头使用搭扣。采用搭扣来固定绑带的长短可靠性更高,在大风等恶劣环境下不易松动。
所述绑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更大范围的调节绑带的长短,同时安装在线缆上时,加大绑带对线缆的压力,增大线缆与绑带之间的摩擦,不易松动。
所述连接结构采用搭扣或者魔术贴中的至少一种。便于拆卸和更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汉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汉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7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