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6832.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4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捷佛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泡 模具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凹模、循环水箱、多个第一连接管及多个第一水管,所述凹模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以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孔壁与所述第一水管组成第一连通体,所述第一连通体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连通体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设置于凹模上,使得冷却水直接与模具本身接触降温,从而有利于提高传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凹模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泡成型工艺是将发泡材料直接填入模具内进行原料填充,再通过高温蒸汽将发泡材料加温加压使其表面熔融粘结,最后,冷却后在模具内形成泡沫制品。目前,在发泡成型过程中,对于冷却方式大多数采用喷淋式降温。通过管道将冷却水喷在模具上进行降温。然而这种降温方式不仅造成工作环境潮湿,而且由于冷却水直接喷洒在凸凹模表面,模具各个部位冷却效果不均匀、降温效果差,造成产品的品质不稳定,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它能够提高对产品的冷却效果,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凹模、循环水箱、多个第一连接管及多个第一水管,所述凹模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水管以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形成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孔壁与所述第一水管组成第一连通体,所述第一连通体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连通体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端连接。
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包括凹模、循环水箱、多个第一连接管及多个第一水管。第一通孔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形成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通过第一水管以串联方式连接组成第一连通体,第一连通体一端与循环水箱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箱的出水端连接。如此,冷却水可通过第一连通体给模具进行冷却降温。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设置于凹模上,使得冷却水直接与模具本身接触降温,从而有利于提高传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凹模的冷却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冷却系统是采用循环水箱,从而有利于冷却水的回收,进而保持工作环境干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发泡模具的冷却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管及多个第二水管,所述凹模底部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水管以串联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所述孔壁及所述第二水管形成第二连通体,所述第一连通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连通体的进水端均位于所述凹模底部的中部。
在凹模底部上还设置第二通孔。第二连接管与形成第二通孔的孔壁通过第二水管形成第二连通体。如此,第一连通体和第二连通体均设置于凹模底部,这样,有利于快速降低凹模底部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发泡成型的生产效率。第一连通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连通体的进水端均位于所述凹模底部的中部。这样,不仅可加快了凹模底部的冷却速度,而且由于凹模底部的侧面冷却的速度快于中部冷却速度,将进水端设置于凹模中部,有利于凹模底部冷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捷佛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捷佛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6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摔的可定量出液的彩妆笔
- 下一篇:一种芽苗菜栽培架的自动补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