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25203.0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顾怀国;潘俊蔚;范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52 | 分类号: | B65G47/252;B65G47/52;B65G47/8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板 减速器 转轴 上料翻转机构 机械臂 工装 本实用新型 上料设备 伺服电机 自动翻转 固定板 气缸 翻转机械手 可转动连接 工作台面 气缸驱动 上下运动 停留位置 运输产品 自由设定 运输线 活塞杆 输出轴 下表面 工作台 缸体 气爪 竖直 贯穿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包括一生产线和一运输线,其中生产线的末端还设有一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包括有:一升降板,升降板设置在生产线的末端,升降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固定板;一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下表面,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面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气缸驱动升降板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一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可转动连接;两机械臂,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机械臂,每一机械臂上固定有若干气爪;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和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翻转机械手运输产品,停留位置可自由设定,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输送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生产自动线上的两条生产线之间无连贯性的生产模式,产品需要人工从一条流水线抬上另一条流水线进行转换操作,效率低下,增加人力成本,花费的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包括一生产线和一运输线,所述生产线与所述运输线相连接,所述生产线的末端还设有一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包括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生产线的末端,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固定板;一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下表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工作台面并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板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一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两机械臂,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所述机械臂,每一所述机械臂上固定有若干气爪;一伺服电机和一减速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器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相连接。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若干所述气爪分别设置在两所述机械臂相正对的侧面上,一所述机械臂上的若干所述气爪与另一所述机械臂上的若干所述气爪一一相对。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两所述机械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板状产品的宽度,相正对的两所述气爪闭合状态下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板状产品的宽度。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每一所述气爪均包括有一连接部、一第一夹取部和第二夹取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取部和所述第二夹取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部和所述第二夹取部相配合。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生产线的工作台面的高度小于所述运输线的传输带的高度。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接触器、继电器和空气开关,所述接触器为光电传感器。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有 PLC和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所述PLC相连接,所述PLC控制所述气缸和所述伺服电机。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蜂鸣器。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所述自动翻转上料设备还包括一按钮盒,所述按钮盒上设置有按钮开关。
上述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其中,两所述机械臂之间固定有一连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翻转机械手运输产品,停留位置可自由设定,灵敏度高,节省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翻转机构输送工装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5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