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4959.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振华;吴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组件 无线信号传输模块 传输线组件 信号输出部 耳机 信号输入部 电池模块 喇叭模块 连接装置 复合式 本实用新型 使用便利性 电性连接 材部 可用 线材 音乐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复合式耳机,包括有:至少一耳机组件及一传输线组件。至少一耳机组件包括有一喇叭模块、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连接装置及一电池模块,喇叭模块及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电池模块电性连接,传输线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信号输出部、一线材部及一信号输入部,至少一信号输出部对应至少一耳机组件的连接装置,线材部连接至少一信号输出部及信号输入部。由此,耳机组件可用无线信号传输模块聆听音乐,也可使用传输线组件以有线方式来聆听音乐,提升了耳机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复合式耳机,尤指一种利用连接装置来改善耳机聆听方式的复合式耳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聆听音乐时,会利用耳机或音响等声音拨放装置来进行,耳机由于携带方便,搭配智能型手机或是小型音乐播放装置都十分便利,因此广为一般消费者所使用。
在使用耳机时,常因耳机线缠绕于头颈部,造成使用便利度受限,而藉由科技的进步,耳机已可摆脱传统有线连接的方式来传输音频,可用无线传输方式来传输音频,使耳机使用者不再因有线耳机的耳机线而影响使用便利度,更能享受聆听音乐的乐趣。
然而,无线耳机由于耗电量高,需要常常充电来维持正常使用,使无线耳机虽不再受耳机线影响使用便利度,却因无线耳机的可使用时间降低了使用便利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基于积极创作的精神,构思出一种复合式耳机,利用具有连接装置的耳机组件,让用户可选择以无线传输方式聆听音乐,或是以有线传输方式聆听音乐,改善了无线耳机的使用便利性,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式耳机,达到改善耳机聆听方式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耳机包括有:至少一耳机组件及一传输线组件。至少一耳机组件包括有一喇叭模块、一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一连接装置及一电池模块,喇叭模块及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与电池模块电性连接,传输线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信号输出部、一线材部及一信号输入部,至少一信号输出部对应至少一耳机组件的连接装置,线材部连接至少一信号输出部及信号输入部。
上述连接装置还可包括一与无线信号传输模块连接的控制开关,当连接装置与信号输出部为分离状态时,控制开关可开启无线信号传输模块的信号,当连接装置与信号输出部为连接状态时,控制开关可关闭无线信号传输模块的信号,由此,耳机用户可将音频信号用无线传输方式来聆听音乐,也可用有线传输方式来聆听音乐。
上述至少一耳机组件可置放于一收纳盒内,收纳盒具有至少一第一容置槽,可对应置放至少一耳机组件。
上述收纳盒还可包括一置放传输线组件的第二容置槽。
上述至少一耳机组件还可包括至少一与电池模块电性连接的充电孔,收纳盒还可包括至少一电源输出部、一电源插槽及一电路板,至少一充电孔可对应至少一电源输出部,至少一电源输出部可设置于至少一第一容置槽处,电路板可电性连接至少一电源输出部及电源插槽,由此,可对耳机组件内的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上述收纳盒还可包括一套设收纳盒的保护壳体,由此保护置放于收纳盒内的耳机组件及传输线组件。
上述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可为一蓝牙传输装置。
上述连接装置可为一微小型同轴连接器(MMCX connector:Micro MiniatureCoaxial connector)。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性与优点能更浅显易懂,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4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