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叶绿素溶糊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4785.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瀚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罐体 搅拌装置 叶绿素 本实用新型 液料加料口 过滤头 加料斗 加热管 搅拌器 乳化头 出料 粉料 固料 中心轴对称 产品品质 顶部设置 罐体侧壁 加料方式 搅拌死角 溶液搅拌 生产现场 生产效率 液体原料 出料口 加料泵 加料口 搅拌罐 清淤口 扰流筋 吸料管 侧壁 罐体 体内 整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叶绿素溶糊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以及在所述搅拌罐体内沿其中心轴对称设置的搅拌器和乳化头;搅拌罐体顶部设置粉料加料口、液料加料口和固料加料斗;搅拌罐体底部设有出料过滤头;出料过滤头连接出料口;搅拌罐体底部还设有清淤口;搅拌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扰流筋和加热管。借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罐体内设置搅拌器及乳化头实现原料的充分搅拌;粉料吸料管、固料加料斗和液料加料口加入不同形态的原料。采用加料泵吸取粉料及液体原料的加料方式保证生产现场的整洁;罐体内设置加热管保证反应温度,罐体侧壁上设置扰流筋是溶液搅拌过程中避免出现搅拌死角,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叶绿素溶糊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叶绿素生物盐生产中,叶绿素溶糊搅拌是重要的一环。为加快此过程,通常使用搅拌机械以达到各组分充分接触并反应的目的。因此高效的搅拌装置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保证。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罐体内设置搅拌器及乳化头实现原料的充分搅拌;粉料吸料管、固料加料斗和液料加料口加入不同形态的原料。采用加料泵吸取粉料及液体原料的加料方式保证生产现场的整洁;罐体内设置加热管保证反应温度,罐体侧壁上设置扰流筋是溶液搅拌过程中避免出现搅拌死角,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叶绿素溶糊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以及在所述搅拌罐体内沿其中心轴对称设置的搅拌器和乳化头;所述搅拌罐体顶部设置粉料加料口、液料加料口和固料加料斗;
所述粉料加料口和液料加料口分别连接粉料加料泵和液料加料泵;
所述粉料加料泵和液料加料泵分别连接粉料吸料管和液料取料管;
所述搅拌罐体底部设有出料过滤头;所述出料过滤头连接出料口;
所述搅拌罐体底部还设有清淤口;
所述搅拌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扰流筋和加热管。
所述固料加料斗为锥形结构,截面为方形。
所述固料加料斗内部水平设置散料网;所述散料网包括若干方形孔。
所述扰流筋为4~8条。
所述加热管数量为4-6只。
所述搅拌器包括转动轴以及与转动轴连接的盘式转页搅拌盘。
所述盘式转页搅拌盘为圆形,盘周向分布若干上下交错设置的齿状叶片,且每个叶片与圆周上的切线呈一定的夹角。
所述夹角为5-15°。
所述粉料吸料管与粉料加料泵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搅拌器、乳化头、粉料加料泵以及液料加料泵分别连接变频电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罐体内设置搅拌器及乳化头实现原料的充分搅拌;粉料吸料管、固料加料斗和液料加料口加入不同形态的原料。采用加料泵吸取粉料及液体原料的加料方式保证生产现场的整洁;罐体内设置加热管保证反应温度,罐体侧壁上设置扰流筋是溶液搅拌过程中避免出现搅拌死角,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罐横截面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瀚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瀚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4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式黏性涂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