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上下缸体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4707.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浪;王静秋;唐元媛;王金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8 | 分类号: | B23Q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销孔 精密定位 缸体 辅助定位 上缸体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布置 定位结构 主轴承座 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技术 曲轴旋转力矩 装配线 对角线方向 对角线位置 发动机摩擦 变形问题 拆装操作 定位销孔 主轴承孔 错位量 同轴度 下缸体 工步 合盖 机加 装配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上下缸体定位结构,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上缸体上布置的第一辅助定位销孔和多个第一精密定位销孔,下缸体上布置的第二辅助定位销孔和多个第二精密定位销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销孔布置在上缸体对角线方向位置上,所述第二辅助定位销孔布置在下缸体对角线位置上,所述多个第一精密定位销孔等间距布置在上缸体多个主轴承座上,所述多个第二精密定位销孔等间距布置在下缸体多个主轴承座上。本实用新型上下缸体精密定位销孔可同一工步加工,同轴度高;避免了机加线因拆装操作不当导致的定位销孔变形问题,保证了装配线合盖定位精度。装配后,主轴承孔错位量小,曲轴旋转力矩低,可减少发动机摩擦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上下缸体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气缸体主轴承孔的尺寸精度对发动机摩擦功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气缸加工线,现有普遍采用的加工方式是在上、下缸体合盖拧紧前,先敲入定位销或定位环,再加工主轴承孔,加工完成后拆开上、下缸体清洗。在拆装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定位销孔会承受定位销传递的侧向力,产生变形,影响二次定位精度,这种影响表现为在装配线正式装机时,主轴承孔将产生一定程度的错位量,装配后,曲轴旋转力矩增加,摩擦功增大,更严重的会造成曲轴抱死,导致缸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上下缸体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缸体上布置的第一辅助定位销孔和多个第一精密定位销孔,下缸体上布置的第二辅助定位销孔和多个第二精密定位销孔;所述第一辅助定位销孔布置在上缸体对角线方向位置上,所述第二辅助定位销孔布置在下缸体对角线位置上,且第一辅助定位销孔与第二辅助定位销孔在上缸体和下缸体上相应位置同轴布置,第一辅助定位销孔与第二辅助定位销孔通过辅助定位芯棒从下缸体一侧将下缸体和上缸体合盖;所述多个第一精密定位销孔等间距布置在上缸体多个主轴承座上,所述多个第二精密定位销孔等间距布置在下缸体多个主轴承座上,且第一精密定位销孔、第二精密定位销孔在上缸体和下缸体上相应位置同轴布置,第一精密定位销孔、第二精密定位销孔通过主定位销定位,其中,第一精密定位销孔为盲孔,第二精密定位销孔为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精密定位销孔布置在下缸体的主轴承座镶铸的铸铁嵌件上,与主定位销之间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精密定位销孔连接通孔,通孔一端与第二精密定位销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与下缸体端面,所述主定位销通过下缸体上的通孔垂直敲入下缸体的第二精密定位销孔、上缸体的第一精密定位销孔内将上缸体、下缸体精密定位。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通孔内径大于第二精密定位销孔内径。
本实用新型上下缸体精密定位销孔可同一工步加工,同轴度高;避免了机加线因拆装操作不当导致的定位销孔变形问题,保证了装配线合盖定位精度。装配后,主轴承孔错位量小,曲轴旋转力矩低,可减少发动机摩擦功。
附图说明
图1为上下缸体定位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为上下缸体精密定位销孔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4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