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并支架电池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24095.5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单元 电池组 电池单体 电源单体 支架电池 电芯 本实用新型 电池模块 电源模块结构 并联技术 电芯并联 依次串联 第一端 端面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块奇数并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三并支架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端面板、第二端面板、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均包括第一电池单体、第二电池单体和第三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六个电芯构成第一并联单元和第二并联单元;相同的,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六个电芯构成第三并联单元和第四并联单元;所述第一并联单元、所述第二并联单元、所述第三并联单元和所述第四并联单元依次串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三并支架电池模块,实现奇数并电池模块,奇数个电芯并联构成电源单体,每个电源单体中的电芯数相同,再将电源单体层叠并且从头到尾进行串联连接,构成电源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块奇数并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三并支架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新能源成为了大家争相发展的对象,而纯电动汽车便成为了大家的新宠,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最小拼装单元——BLOCK(电芯经过框架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固定,形成的模组单元),无论是制作工艺、结构合理性以及成本,都是各厂家首先研究的对象,它不仅影响电池系统使用寿命,而且影响着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该BLOCK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模组制作完成后的稳定性,继而影响系统成组后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2585590U,只能实现偶数并联电池模块,偶数个电芯并联构成电源单体,每个电源单体中的电芯数相同,再将电源单体层叠并且从头到尾进行串联连接,构成电源模块结构。
目前,软包电芯BLOCK结构设计均较为复杂,尤其是对3并等奇数并结构的处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往往为了一个3并的BLOCK的开发,设计制作若干个复杂的零部件,才能保证奇数并BLOCK的制作。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发明一种新的奇并支架电池模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并支架电池模块,以实现结构简单、绝缘良好、实用性广的电池并联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新型三并支架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端面板、第二端面板、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端面板、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端面板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均包括第一电池单体、第二电池单体和第三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和所述第三电池单体从左到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电池单体、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和所述第三电池单体均包括两个电芯,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中的两个电芯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中与其邻近的电芯并联构成第一并联单元,所述第二电池单体中的另一个电芯与所述第三电池单体中的两个电芯并联构成第二并联单元;相同的,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六个电芯构成第三并联单元和第四并联单元;所述第一并联单元、所述第二并联单元、所述第三并联单元和所述第四并联单元依次串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包括第一支架、散热铝片、第二支架、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隔热泡棉板,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二支架、所述散热铝片、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二电芯和所述第一支架从左到右依次卡接设置,所述隔热泡棉板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芯的左侧;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通过导电铜排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包括第五支架、所述散热铝片、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一电芯、第三电芯、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隔热泡棉板,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五支架、所述散热铝片、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三电芯和所述第一支架从左到右依次卡接设置,所述隔热泡棉板粘贴于所述第一电芯的左侧;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中的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通过导电铜排并联构成所述第一并联单元;所述第三电芯与所述第三电池单体中的两个电芯通过导电铜排并联构成所述第二并联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4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极耳连接板
 - 下一篇:一种电芯直连式结构及其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