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口腔根管声波荡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3206.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林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莹 |
主分类号: | A61C5/40 | 分类号: | A61C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1102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 针头 根管 振动发生器 便携式口腔 控制系统 电源供应模块 高分子聚合物 交叉感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 柔韧性 传振机构 高频振动 卡扣机构 外壳内部 外壳前部 可拆换 体积小 穿孔 折断 根尖 后牙 软性 冲洗 切割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口腔根管声波荡洗装置,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源供应模块、控制系统和振动发生器,外壳前部装有振荡针头,振动发生器通过传振机构连接振荡针头,控制系统连接振动发生器,振荡针头通过卡扣机构与外壳可拆换连接;外壳的手持部份与外壳的安装部份之间呈一个夹角θ,且θ为15~45度,便于后牙操作。高分子聚合物的振荡针头的强度高,不易折断,柔韧性好,可以深入根尖区域进行充分荡洗,冲洗效果更好;软性振荡针头在高频振动时没有切割作用,避免根管壁穿孔、根管壁台阶等问题;振荡针头为单患者使用,有效避免重复使用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该装置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医疗器械,特别地涉及一种便携式口腔根管荡洗装置,适用于口腔根管治疗中对根管的冲洗操作,属于口腔根管荡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是通过清除牙齿根管内已发生感染的牙髓及牙本质等感染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和填充,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是目前牙髓或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根管治疗的步骤一般分为诊断、开髓、通路建立、预备、冲洗消毒、充填及冠方修复等七个步骤。牙齿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除主根管外还存在许多侧、副根管、根管分歧和网状交通支,使用镍钛牙锉进行的机械预备仅能针对主根管进行清理和成形,据研究表明约有35%-40%的根管表面区域未被涉及,存在于这些部位的感染物质会滞留于根管中,需要依赖化学药物进一步清除感染物质,即对根管进行冲洗消毒。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次氯酸钠、EDTA、洗必泰等药物作为根管冲洗液。
有研究表明,根管冲洗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冲洗的药物,机械冲洗效果同样是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使用较普遍的冲洗方法为:1.被动冲洗:注射器+根管冲洗针头;2.主动冲洗:具有根管超声荡洗功能的洁牙机/超声仪的特殊超声手柄/转接头+金属超声锉针进行根管内荡洗,两种方法也可同时使用。
但目前的超声根管荡洗装置及器械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1.振荡锉针使用金属材质,柔韧性相对较差,对于弯曲根管很难到达根尖部分进行有效冲洗;
2.金属振荡锉针在高速振动时均会产生切割作用,容易造成根管壁穿孔、形成根管壁台阶等问题;
3.金属振荡锉针重复消毒使用,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4.超声设备体积较大,便携性及使用方便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超声根管荡洗装置及器械存在的根尖部分冲洗效率不足、容易造成根管壁穿孔及交叉感染风险的缺陷及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口腔根管声波荡洗装置,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安全性、设备的便携性和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口腔根管荡洗装置,包括外壳、振荡针头、传振机构、振动发生器、控制系统、电源供应模块,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电源供应模块、控制系统和振动发生器,外壳前部装有振荡针头,所述振动发生器通过传振机构连接振荡针头,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振动发生器,由控制系统控制振动发生器经传振机构带动振荡针头产生振动,用于根管内荡洗,所述振荡针头通过卡扣机构与外壳可拆换连接;所述外壳的手持部份与外壳的安装部份之间呈一个夹角θ,且θ为15~45度,便于后牙操作。
进一步,所述振动发生器为微型声波马达,所述微型声波马达连接传振机构。
进一步,所述振动发生器由微型马达和偏心机构组成,微型马达连接偏心机构,用于产生高频次的振动,偏心机构连接传振机构。
进一步,所述振荡针头为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材质的软性振荡针头。
进一步,所述软性振荡针头为具有各种定锥度、变锥度及长度规格中的任一种,且软性振荡针头上设有进入根管深度的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莹,未经林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3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