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管道消能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1752.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樊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02 | 分类号: | F16L55/02;F16L55/033;E04G2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钢板 钢柱 右钢板 半圆形钢板 泵送管道 底部钢板 套筒 消能 减振装置 上端 弹簧 形状记忆合金 本实用新型 套筒连接 橡胶垫块 复合式 上支撑 左钢板 叠型 下端 钢板 蝴蝶 支撑 | ||
一种泵送管道消能减振装置,包括底部钢板,底部钢板两侧连接有左、右钢板,左、右钢板上端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的第一巨型弹簧另一端顶在第一钢柱上,第一钢柱连接在左、右内钢板上端,左、右内钢板下端通过叠型橡胶垫块支撑在底部钢板上;左、右钢板中部连接有第二钢柱,第二钢柱顶在第二套筒内的第二巨型弹簧上,第二套筒连接在左、右内钢板中部;左钢板和左内钢板、右钢板和右内钢板上部连接蝴蝶型钢板;左、右内钢板下部通过钢柱连接,钢柱左右两端与左、右钢板用形状记忆合金SMA丝连接;钢柱上支撑有半圆形钢板,半圆形钢板两侧和左、右内钢板相接,半圆形钢板内放置有泵送管道;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式消能,具有高耗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能减振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送管道消能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的生活和生产,人们对于居住和生产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成为了人们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安全传送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大难题,得此原因,泵送混凝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解决了这一主要问题,但是混凝土在高层和超高层房屋建设中能否安全传送这个问题实为棘手,混凝土颗粒碰撞管壁,使得管道发生剧烈的振动,产生的噪声给周围群众以及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噪声污染,而且高压混凝土巨大的冲击力,使得管壁上下左右剧烈的晃动,使地面受到了冲击,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送管道消能减振装置,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还可以使得管道发生剧烈的振动时通过减振耗能使装置正常工作,降低了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泵送管道消能减振装置,包括与基础连接的底部钢板1,底部钢板1的左侧连接有左钢板2,右侧连接有右钢板3,在左钢板2、右钢板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内装有第一巨型弹簧6,第一巨型弹簧6的另一端顶在第一钢柱10上,左侧的第一钢柱10的另一端连接在左内钢板8上端,右侧的第一钢柱10的另一端连接在右内钢板9上端,左内钢板8、右内钢板9的下端通过叠型橡胶垫块7支撑在底部钢板1上;
左钢板2、右钢板3的中部连接有第二钢柱5,第二钢柱5的另一端顶在第二套筒11内装有的第二巨型弹簧12上,左侧第二套筒11连接在左内钢板8的中部,右侧第二套筒11连接在右内钢板9的中部;
在左钢板2和左内钢板8上部之间连接蝴蝶型钢板14,在右钢板3和右内钢板9上部之间连接另一蝴蝶型钢板14,
左内钢板8和右内钢板9下部之间通过钢柱13连接,钢柱13穿过左内钢板8、右内钢板9用螺栓15固定,钢柱13左右两端与左钢板2、右钢板3分别用形状记忆合金SMA丝16连接;钢柱13上支撑有半圆形钢板17,半圆形钢板17的两侧和左内钢板8、右内钢板9相接,半圆形钢板17内放置有泵送管道20。
所述的泵送管道20依次用消声棉18和铝皮19包裹。
所述的叠型橡胶垫块7周围设有橡胶保护层。
所述的叠型橡胶垫块7采用天然橡胶和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SMA丝16在工作状态下的作用下产生3%的预应力。
所述的消声棉18材质为三聚氰胺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1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板水室管道及接头
- 下一篇:一种减压装置及物料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