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及其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19853.4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磊;张大林;武艳;荣星月;徐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发电模块 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平板热管 热管循环 平行流 扁管 温差发电单元 温差发电装置 重力热管循环 本实用新型 温差发电片 电压稳定 发电效率 紧密安装 内换热器 平行设置 气体管路 气体集管 散热肋片 上下两端 液体管路 余热管道 左右两侧 扩展性 模块化 风扇 壳体 余热 标准化 一体化 发电 传递 灵活 | ||
1.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由温差发电单元(1)、壳体(2)、风扇(3)、气体接口(4)和液体接口(5)组成,所述温差发电单元(1)组装于壳体(2)内部,壳体(2)前后设有气流通道(21),气流通道(21)前侧设置风扇(3),所述温差发电单元(1)自左至右平行设置若干组多孔平行流扁管(11),多孔平行流扁管(11)左右两侧依次紧密安装温差发电片(12)和散热肋片(13),多孔平行流扁管(11)上下两端分别插入气体集管(14)和液体集管(15)中,气体集管(14)位于上侧,与气体接口(4)连接,液体集管(15)位于下侧,与液体接口(5)连接。
2.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气体管路(8)和液体管路(9),所述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通过气体管路(8)与气体接口(4)连接,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通过液体管路(9)与液体接口(5)连接;若余热管道内流体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温差发电模块安装高于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为热管循环蒸发器,温差发电模块为热管循环冷凝器;若余热管道内流体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温差发电模块安装低于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余热管道内换热器(6)为热管循环冷凝器,温差发电模块为热管循环蒸发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时需先抽真空,后充注相变工质,相变工质为氟利昂、水、乙醇或者丙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液体管路(9)上设置液体泵、毛细芯回液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液体管路(9)上设置储液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平板热管的温差发电模块构成的热管循环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管路(8)上设置气液分离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98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温差发电应急充电装置
- 下一篇:燃气灶温差发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