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O开关量扩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8641.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慧;高士喜;吕小刚;苏向阳;刘宗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电路 电路 输出隔离电路 输入隔离电路 输入扩展电路 本实用新型 输出开关量 输入开关量 开发平台 输出接口 输出扩展 外设接口 开关量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开关量扩展电路,可以扩展为64路IO输入开关量和64路输出开关量。该电路包括1 IO输入隔离电路、2输入扩展电路、3 CPU接口电路(包括输入和输出接口)、4输出扩展电路、5 IO输出隔离电路五个部分组成。电路的优点是:该128路IO开关量扩展电路适用于CPU外设接口容量不能满足设计需求,设计人员可以在不改变开发平台的基础上扩展IO端口的采集数量,降低了设计风险,设计电路简单可靠,同时也大大降低了IO扩展电路的设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开关量扩展电路,成为小容量低成本的CPU扩充输入、输出端口最实用的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CPU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通讯、工业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都离不开CPU的智能控制。这就使得CPU面临较多复杂的控制环境,每个设计者都会遇到CPU IO开关量输入与输出的接口数量不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需要扩容的情况。人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扩展输入、输出接口,一种方法是更换CPU,使用成本更高、规模更大的CPU来代替。另一种方法是采用CPLD芯片扩充输入输出端口。两种方法都改变了设计者原来成熟的设计平台,给产品的设计安全性带来不必要的隐患、同时增加了设计成本。针对以上IO量设计扩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更简单可靠的IO口扩展电路来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IO口扩展电路,包括64路输入开关量和64路输出开关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O开关量扩展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IO输入隔离电路、输入扩展电路、CPU接口电路、输出扩展电路和IO输出隔离电路;CPU接口电路包括CPU输入接口电路和CPU输出接口电路。
所述IO输入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V1、保护二极管N1、滤波电阻R1-1、电容C1和电阻R2-1;输入信号经过电阻R1和C1连接组成的滤波电路后,进入光电耦合器V1的输入端;二极管N1并连到光电耦合器V1的输入端;电阻R2-1连接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此输入隔离设计电路可扩展为64路IO输入隔离电路。
所述输入扩展电路包括8片74HC251集成数字电路芯片,所述74HC251数字电路为三态8选1数据选择器,管脚分布有8个数据输入管脚IN0-IN7,3个地址输入管脚S0-S2,一个输出允许使能端管脚E和一个输出端管脚Z。
所述CPU输入接口电路包括CPU管脚D0-D7、A0-A2和ICS,CPU管脚D0-D7分别接8片74HC251集成数字电路芯片的输出端Z,CPU管脚A0-A2和8片74HC251集成数字电路芯片3个地址输入管脚S0-S2连接,CPU管脚ICS和8片74HC251集成数字电路芯片使能端E连接。
所述CPU输出接口电路包括CPU管脚D10-D17、A0-A2、OCS和CLR,CPU管脚D10-D17分别接8片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芯片的输入端D上,CPU管脚A0-A2和8片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芯片3个地址输入管脚S0-S2连接,CPU管脚OCS和8片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芯片使能端E连接,CPU管脚OCS和8片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芯片使能端E连接,CPU管脚CLR和8片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芯片信号清除端CLR连接。
所述IO输出扩展电路包括8个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芯片;所述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是一个8位可寻址锁存器,该电路有一个信号输入端D,有8位锁存输出端Q0-Q7,3个地址输入(S0-S2),1个输入使能端G,1个信号清除端CLR。
所述IO输出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和限流电阻;8片74HC259集成数字电路输出端Q0-Q7和输出隔离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阴极OA1-OA64相连接,每一路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二极管的阳极和限流电阻R3-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8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控制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络通信的配电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