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自动加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8101.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5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乾元;胡洪营;王众众;龚靖婷;郭玉梅;郭昉;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程丹;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端 混合器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药剂投加泵 过滤池 混凝 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在线监测分析仪 正磷酸盐 流量计 复合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工艺自动化 补偿校正 出水总磷 投药系统 运行管理 输入端 前馈 反馈 污水 达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包括:前馈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药剂投加泵、混合器和过滤池;前馈控制系统包括流量计和第一正磷酸盐在线监测分析仪,设置于污水输出端;反馈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正磷酸盐在线监测分析仪,设置于所述过滤池输出端;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连接,输出端与药剂投加泵连接;药剂投加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器连接,混合器与过滤池连接。本系统通过采用前馈‑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及时补偿校正混凝投药系统中其他干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准确性,有效保证了出水总磷浓度的稳定达标,同时提高工艺自动化水平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混凝/微絮凝过滤工艺对污水中的磷进行深度处理。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化学除磷的最大影响因素,如何根据污水实际水质、水量的实时变化来控制加药量,日益受到工程领域的重视和关注。混凝效果受到进水磷酸盐浓度、流量、混凝剂种类及其投加量、投加位置的影响,依靠人工经验控制混凝剂投加量不仅很难保证出水磷酸盐稳定达标,而且导致药剂浪费,从而加大了工艺运行的成本。因此,建立基于污水实际水质和水量变化的自动投药控制系统对指导污水处理实际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CN101659462B公开了一种包含前馈控制系统的混凝剂自动加药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前馈系统是一种开环控制,没有被控量的反馈作用,不能控制在投药后系统中其他干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难以保证出水总磷的稳定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自动加药控制方法及系统,其能精确控制加药量,有效保证出水总磷浓度的稳定达标,同时提高工艺自动化水平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凝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包括:前馈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药剂投加泵、混合器和过滤池;所述前馈控制系统包括流量计和第一磷酸盐在线监测分析仪,设置于污水输出端;所述流量计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测定污水输出端的污水流量;所述第一正磷酸盐在线监测分析仪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测定污水输出端的进水磷浓度;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药剂投加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利用指数函数模型计算所需的加药量,并传输至药剂投加泵;所述反馈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正磷酸盐在线监测分析仪,设置于所述过滤池输出端;所述第二正磷酸盐在线监测分析仪的输入端与所述过滤池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测定过滤池输出端的出水磷浓度;所述药剂投加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器连接;污水从所述污水输出端输出,流入所述混合器,再流入所述过滤池,经过滤后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采用前馈-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及时补偿校正混凝投药系统中其他干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准确性,有效保证了出水磷浓度的稳定达标,同时提高工艺自动化水平和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混凝自动加药控制系统的原理框架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混凝自动加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污水厂二级出水不同进水磷浓度的拟合曲线。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实验室配水不同进水磷浓度的拟合曲线。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参数与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磷浓度变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参数与实验室配水磷浓度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8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电气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改进造纸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