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6711.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北 朝向 建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系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建筑具有朝向北面的第一倾斜面以及朝向南面的第二倾斜面;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布置在第一倾斜面上的第一光伏板以及多个布置在第二倾斜面上的第二光伏板;沿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的延伸方向,第一光伏板朝背离第一倾斜面的方向倾斜布置,第二光伏板与第二倾斜面呈平行状布置。第二光伏板朝向南面,因此,具有较长的光照时间,从而转化更多的电能;第一光伏板朝背离第一倾斜面布置,这样,第一光伏板相较于其他布置方式,其具有更长的光照时间,从而能转化更多的电能,进而提高整体光伏系统所转化的效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板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集热,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屋顶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目前,光伏板一般都是朝向正南方向安装,安装的倾角一般都是跟当地纬度值相等或者上下浮动几度。
现有技术中,南北朝向的建筑在对光伏板进行安装时,一般顺其建筑的方向进行安装,朝南以及朝北的方向均有安装光伏板,这样,朝北安装的光伏板的日照时间较短,则其转化的电能也较小,造成朝北安装的光伏板转化电能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南北朝向建筑中,朝北安装的光伏板接受光照时间过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具有朝向北面的第一倾斜面以及朝向南面的第二倾斜面;所述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布置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的第一光伏板以及多个布置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的第二光伏板;沿所述第一倾斜面自上而下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光伏板朝背离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第二光伏板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呈平行状布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光伏板依序相邻排列平铺覆盖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多个所述第二光伏板依序排列平铺覆盖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伏板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倾斜面的上侧边缘,所述第一光伏板位于所述第一光伏板的上侧边缘所处的水平面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倾斜面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上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光伏板的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下部具有伸缩杆,通过调节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调节所述第一安装台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倾斜面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部具有用于安装且固定所述第二光伏板的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下部具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所述第二安装台的倾斜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建筑具有朝向北面的第一倾斜面以及朝向南面的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上布置多个第一光伏板,第二倾斜面上布置有多个第二光伏板;并且,第二光伏板与第二倾斜面呈平行状布置,这样,朝向南面的第二光伏板具有较长的光照时间,从而转化更多的电能;第一光伏板朝背离第一倾斜面布置,这样,第一光伏板相较于其他布置方式,其具有更长的光照时间,从而能转化更多的电能,进而提高整体光伏系统所转化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南北朝向建筑的光伏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铠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6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