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玉米去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15140.0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浦海洋;郭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F26B21/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 地址: | 25205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玉米 去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玉米去皮机。
背景技术
最近十几年来,全球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需要愈加明显,其中玉米占据了世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很大比重,人工收获玉米并且剥皮的过程非常的劳累以及繁琐,且玉米由于不及时的被摘取会产生变质或长芽,给广大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要想对玉米进行脱粒工作必须先剥除包裹在玉米棒上的玉米皮,不然玉米棒上的玉米颗粒无法及时晒干,会导致玉米发霉。
而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山区,经济和科技水平落后,尽管一些地区已经用上电,但是偏远山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较差,玉米种植地分散。无法通过大型的农业机械直接进行玉米的收获以及去皮工作。当地的农民依然通过人工进行玉米的收获以及去皮工作,非常辛苦。
现有市场上存在一些小型家用的玉米去皮机,但是这些去皮机存在一些不足:对较湿润的玉米皮的去皮效果不佳,玉米皮会紧紧的吸附在玉米棒及玉米颗粒上,同时有一些玉米皮和玉米穂吸附在每列玉米颗粒之间的缝隙内;对于一些过大的玉米,挤压辊的挤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玉米颗粒被挤碎;农民在使用时过于心急,在料斗处一次性加入过多的玉米,导致小型玉米去皮机卡死、电机被烧毁或者挤压辊受到较大的反力被挤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玉米去皮机,以解决现有玉米去皮过程中,去皮效率不高、装置易卡死、烧毁电机,玉米颗粒容易被挤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小型玉米去皮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主动辊、被动辊和两个剥皮辊,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成对使用,所述主动辊与被动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所述剥皮辊分别设置在主动辊和被动辊的一侧,两个所述剥皮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腰形孔,每个所述剥皮辊的两端穿过腰形孔后通过轴承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每一侧设有两个安装座,每一侧的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的外圆面上环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动力由驱动装置提供;
所述主动辊和位于主动辊一侧的剥皮辊上下错落设置,所述主动辊和位于主动辊一侧的剥皮辊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度;所述从动辊和位于从动辊一侧的剥皮辊上下错落设置,所述从动辊和位于从动辊一侧的剥皮辊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度;
所述机架上设有辅助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属于现有技术),所述辅助烘干装置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正上方,所述辅助烘干装置位于机架上靠近大带轮的一侧,从辅助烘干装置吹出的热风可以对玉米棒进行一定的干燥。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与小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都是空心轴,所述主动辊中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从动辊中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主动轴靠近电机的一端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大带轮和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靠近电机的一端设有从动齿轮。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下端出口正对于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料斗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度,所述料斗中设有间歇供料装置。
进一步,所述间歇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倾斜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轴线方向与料斗的上表面垂直,所述料斗的上表面设有矩形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穿过矩形孔并伸入料斗中,所述挡板的末端与橡胶垫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气缸的伸缩。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辅助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电阻丝、风筒和鼓风机,风筒中设有所述加热电阻丝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产生的风经过加热电阻丝后吹向待处理的玉米。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和两个剥皮辊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12度,所述剥皮辊的材质为铁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5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