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棚洞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4910.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颂;于丹;王莹莹;牟磷;屈国良;刘晶;宋明颖;单兆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路桥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霍光旭 |
地址: | 13006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棚洞 支撑柱 减震弹簧 波形弹簧 缓冲层 拱形 防冲 钢板 本实用新型 承重能力 道路两侧 缓冲作用 施工周期 落石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棚洞,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支撑柱,其中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拱形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防冲钢板,在所述支撑板与防冲钢板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波形弹簧组成,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减震弹簧与所述支撑柱连接,首先整个棚洞的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将棚洞顶部的支撑板设计成拱形,这样不仅加大了棚洞内的空间,而且还提高了支撑板本身的承重能力,最后设计的波形弹簧和减震弹簧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了落石对棚洞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是一种棚洞。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的道路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道路的一侧为悬崖,另一侧为峭壁,因此经常会有滚石落下,这不仅对道路造成破坏,而且对道路上的行车安全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设计人员设计出了棚洞结构,以此来应对峭壁上滚落的碎石,对于现有的棚洞由于其结构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构成,换成层采用是用土填成,因此自重大,造价高,施工周期缓慢,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破坏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棚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棚洞,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支撑柱,其中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拱形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防冲钢板,在所述支撑板与防冲钢板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波形弹簧组成。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减震弹簧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首先整个棚洞的结构简单,便于施工,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将棚洞顶部的支撑板设计成拱形,这样不仅加大了棚洞内的空间,而且还提高了支撑板本身的承重能力,最后设计的波形弹簧和减震弹簧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避免了落石对棚洞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棚洞,包括设置在道路2两侧的支撑柱1,其中在所述支撑柱1上设有拱形的支撑板5,在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设有防冲钢板3,在所述支撑板5与防冲钢板3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波形弹簧4组成,在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设有减震弹簧6,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通过减震弹簧6与所述支撑柱1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当有落石掉落到防冲钢板3上时,防冲钢板3受到的冲击力在波形弹簧4的作用下逐渐减弱,当冲击力传递到支撑板5上时,由于支撑板3呈拱形结构,并在支撑板3的两侧是通过减震弹簧6连接在支撑柱1上,因此支撑板3所受的冲击力将通过减震弹簧6进行第二次的缓冲,同时落石沿着防冲钢板滚落到悬崖一侧,从而确保了整个棚洞的安全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路桥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路桥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4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铁路桥梁用挡风板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智能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