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14415.9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杨礼;陈德诚;吴宁;陈科宇;严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联衡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陈波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2;F24F13/22;F24F1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 本实用新型 基站机房 空气介质 地埋式 电能消耗 温度调节源 地下土壤 恒温特性 换热结构 基站设备 建设成本 节能效果 精准控制 空调制冷 能耗指标 气候环境 实用性能 外侧设置 密封箱 地域 风机 地能 温控 机房 制冷 水源 保证 | ||
1.一种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设置在机房内的基站设备、密封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风机、底部连通腔,所述基站设备密闭在密封箱内,所述密封箱上分别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底部连通腔相连,所述底部连通腔通过第二管道与进气口相连,所述密封箱、第一管道、底部连通腔、第二管道构成气体温度调节循环系统,所述风机设置在气体温度调节循环系统上且风机能带动气体温度调节循环系统内的气体流动;
所述第二管道采用绝热材料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均对应设置有密封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通腔为中空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通腔为埋于地面以下10--100米的金属中空腔体结构,所述第二管道的地下部分位于第一管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外壁设置有紊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底部连通腔相连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能将底部连通腔内的水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包括与底部连通腔相连的排水管、水泵,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在地面上,水泵设置在排水管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位测定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水位测定装置设置在底部连通腔内,所述水位测定装置、水泵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水位测定装置能将底部连通腔内的水位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当底部连通腔内的水位达到高位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启动水泵进行抽水;当底部连通腔内的水位达到低位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关闭水泵,停止抽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与水位测定装置相连的管线缠绕在内绝热管外壁,形成紊流结构;
或排水管缠绕在内绝热管外壁,形成紊流结构;
或水泵设置底部连通腔内,与水泵相连的线缆缠绕在内绝热管外壁,形成紊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式换热方法的基站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底部连通腔相连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能将底部连通腔内的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联衡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陈波,未经四川联衡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陈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44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空气介质的地埋套管式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宇外壁自动降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