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及其应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3897.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颖;陈启永;王旭峰;杨华;朱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圣蓬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50 | 分类号: | A01G18/5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4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栽菇 接种 清理 及其 应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及其应用系统,其中,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包括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所述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分别设置在第二刷体的两侧,且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外侧均可向上向第二刷体中间间歇移动;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均包括位于下端的刷毛和可通气的若干布气管;三个刷体的底部均平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可方便生产中及时有效的清除接种后瓶栽菇表层的杂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栽菇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及其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白玉菇,又名真姬菇,因具有独特的蟹鲜味,还名蟹味菇、海鲜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惜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经常食用会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鲜品价值高达30至40元,被誉为食用菌中的“金枝玉叶”,具有广阔的栽培前景和市场潜力。
白玉菇在瓶栽种植过程中,接种后通常需要对接种表层的杂菌及时清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以方便生产中及时有效的清除接种后瓶栽菇表层的杂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包括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所述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分别设置在第二刷体的两侧,且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外侧均可向上向第二刷体中间间歇移动;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均包括位于下端的刷毛和可通气的若干布气管;三个刷体的底部均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还包括支架;第二刷体第三刷体顶部固设在支架顶部,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均通过气缸与支架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顶部均通过合页与第二刷体顶部连接;气缸固设在支架顶部与第一刷体或第三刷体远离第二刷体一侧相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离第二刷体一侧相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导向轴,两个导向轴通过平板连接,平板顶部与气缸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轴上均套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有两个,均设在支架上;两个接近开关分别位于第一刷体和第三刷体远离第二刷体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内均设有中空部,中空部内均设有气囊,三个气囊的进气口均伸出其所在的刷体;三个气囊均与其所在的刷体的若干布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若干布气管和刷毛均为柔性材质;若干布气管外围均为刷毛;布气管的直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含如上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传输系统,以将上述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应用于该传输系统中,在传输的过程中完成杂菌清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的传输系统,包括传送带;所述第一刷体、第二刷体和第三刷体均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且它们底部距传送带的距离比传送带要传送的瓶栽菇的瓶口距传送带的距离小1-3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瓶栽菇接种后的清理刷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圣蓬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圣蓬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3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端模块支架总成
- 下一篇:弹力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