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袋传送装置及软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3573.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龙;何船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52 | 分类号: | B65B43/52;B65G17/1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送 装置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袋传送装置及软袋生产线,软袋传送装置包括前传动组件、后传送组件和袋转运装置,前传动组件和后传送组件的输送路径均呈环形且两个输送路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α>0,后传送组件具有上方输送部、下方输送部和翻转输送部,翻转输送部连接于上方输送部和下方输送部之间,上方输送部通过袋转运装置与前传动组件对接,翻转输送部能将上方输送部上的软袋翻转至灌装状态,下方输送部能带动呈灌装状态的软袋移动,结构简单、污染风险小,软袋生产线包括上述的软袋传送装置,前传动组件上设有制袋工位,制袋装置位于制袋工位上,后传送组件设有灌装工位,灌装装置位于灌装工位,具有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袋传送装置及软袋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同步带非PVC膜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中,前车传送夹和后车传送夹均为固定结构,在物料转移时需要通过一个结构复杂的中转机构实现物料的翻转和转移,此结构在物料转移时工序较多,不仅需要设置翻转机构,且中转机构与接口焊接面有直接接触和摩擦,会产生很多微粒,影响药液质量,同时物料的翻转在前车同步带与后车同步带之间的区域进行,生产线的规格越大需要的空间也越大,导致生产线占用空间大,不符合药品生产企业的发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污染风险小的软袋传送装置以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软袋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袋传送装置,包括前传动组件、后传送组件和袋转运装置,所述前传动组件和后传送组件的输送路径均呈环形且两个输送路径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α>0,所述后传送组件具有上方输送部、下方输送部和翻转输送部,所述翻转输送部连接于所述上方输送部和下方输送部之间,所述上方输送部通过所述袋转运装置与所述前传动组件对接,所述翻转输送部能将所述上方输送部上的软袋翻转至灌装状态,所述下方输送部能带动呈灌装状态的软袋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前传动组件的输送路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后传送组件的输送路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上方输送部位于所述前传动组件的输送路径所在平面内。
所述前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同步带和多个第一口管传送夹,所述第一环形同步带的输送路径所在平面呈水平,多个所述第一口管传送夹均匀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同步带上,所述第一口管传送夹的安装部呈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环形同步带上,所述第一口管传送夹的口管夹持部呈竖直状态且开设有口管夹持口。
所述后传送组件包括第二环形同步带和多个第二口管传送夹,所述第二环形同步带倾斜设置且输送路径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多个所述第二口管传送夹均匀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同步带上,所述第二口管传送夹的安装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环形同步带上,所述第二口管传送夹的口管夹持部与所述第二环形同步带的输送路径所在平面之间保持夹角β,且α+β=180°。
α=45°,β=135°。
所述袋转运装置包括无杆气缸、安装板和气动夹爪,所述无杆气缸装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同步带与第二环形同步带之间区域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气动夹爪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能夹住所述前传动组件呈水平状态的软袋。
一种软袋生产线,包括制袋装置和灌装装置,还包括上述的软袋传送装置,所述前传动组件上设有制袋工位,所述制袋装置位于所述制袋工位上,所述后传送组件上设有灌装工位,所述灌装装置位于所述灌装工位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3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