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的半引导式线缆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2830.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7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戎丽;栗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戎丽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3/04;B08B3/08;B08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府***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池 隔板 清洗液箱 挤压辊 清洗液 支管 传送带 除油装置 循环系统 出水管 可循环 引导式 池盖 线缆 本实用新型 清洗液循环 除油效果 间隔均匀 清洗喷头 上下两层 水平排列 废油盒 挤干辊 毛毡垫 右池壁 圆形孔 池槽 除油 分隔 滚轴 下层 下端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的半引导式线缆除油装置,包括传送带、清洗池、循环系统和清洗液箱,清洗池两侧分别与传送带连接,清洗池两侧均设有废油盒,清洗池中心位置设有隔板,隔板将清洗池分为左清洗池和右清洗池,左清洗池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挤干辊,挤压辊水平排列,间隔均匀,并且分为上下两层,挤压辊上沿其结构套有毛毡垫,在隔板沿下层挤压辊、右清洗池底部以及右池壁上侧均设有滚轴,左清洗池和右清洗池上方设有池盖,池槽下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连接到循环系统,将清洗液循环到清洗液箱,清洗液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清洗液支管,左清洗池的清洗液支管连接有清洗喷头,清洗液支管穿过池盖上的圆形孔,隔板分隔的清洗池,实现二次除油,增强除油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循环的半引导式线缆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而在电缆的加工过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线缆表面加设绝缘层,而在加设绝缘层的同时绝缘层的同时需要使用增塑剂来提高绝缘橡胶的塑性,而在使用增塑剂的同时会由于工艺以及选择性的问题导致线缆表面出现油渍。而油渍表面具有油污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清洗干净将会影响后续加工的质量。
而在现有的资源中,如何对线缆上的油渍进行处理,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而在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浸泡法,但是这种处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且处理效率也比较低下,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清洗液不能够循环使用,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而在这个更换的间歇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清洗液内部含有的杂质以及油渍含量逐渐增加,影响整体上的清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循环的半引导式线缆除油装置,使用溢流式除油装置和循环式的清洗液清洗结构,排出表面油,并且提高了除油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清洗液,达到节能的效果,使用传动除油装置,对电缆进行全方位的除油,节省除油步骤,值得推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的半引导式线缆除油装置,包括传送带、清洗池、循环系统和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池两侧分别与传送带连接,所述清洗池包括池壁和池盖,所述清洗池两侧均设有废油盒,所述清洗池中心位置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清洗池分为左清洗池和右清洗池,所述池盖上设有若干圆形孔,所述左清洗池和右清洗池底部均设有出水管,所述清洗液箱底部设置有若干清洗液支管,所述清洗液支管位于左清洗池末端连接有清洗喷头,所述左清洗池前后两端均设有若干挤压辊,所述隔板对应下层挤压辊的位置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右清洗池的底部以及池壁右侧上侧均设有滚轴,所述滚轴之间通过履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通过软胶管与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循环系统通过软胶管连接到清洗液箱,所述循环系统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一端通过软胶管与左清洗池、右清洗池连接,所述水泵通过另一根软胶管将水箱中的清洗液循环引入清洗液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油盒的位置位于所述下层挤压辊下面cm-cm,所述池壁上设有漏油孔,所述废油盒的高度小于清洗池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辊水平均匀排列,并且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挤压辊外表面均套有毛毡垫,位于上层的所述挤压辊均按逆时针旋转,位于下层的所述挤压辊均按顺时针旋转,且相邻所述的挤压辊之间的间距为cm-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清洗池、右清洗池与出水管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戎丽,未经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2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除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产品追溯系统的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