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12041.7 | 申请日: | 2017-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8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雁;陶红蕾;刘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雁 |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02;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焚烧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国内废气排放量急剧增长,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从日益严重的雾霾就可以看出,根据我国环保现状,目前急待解决的是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对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现有的焚烧技术采用焚烧炉直接进行废气燃烧,这种方法能耗大、焚烧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焚烧前通过旋风除尘器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在焚烧室中设置了预热区和焚烧区,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对焚烧前的废气进行预热,提高了废气焚烧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进气管、焚烧室、排气管,所述旋风除尘器上部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旋风除尘器内壁切向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下部一侧设有锁气阀,锁气阀实现了旋风除尘器卸灰的连续性;所述旋风除尘器一侧设有焚烧室,所述焚烧室和旋风除尘器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焚烧室内部一侧设有若干层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蛇形,底部换热管的一端与连通管连接,相邻两层换热管首尾连接,上下两层换热管间均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端与焚烧室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焚烧室间形成缺口,且相邻两层隔板的缺口位于焚烧室的两侧,顶部的隔板将焚烧室分为焚烧区和预热区,顶部隔板的上部为焚烧区,顶部隔板的下部为预热区,废气在焚烧区进行焚烧,产生的热量从隔板间的空隙内呈S形流通,对隔板间换热管中废气进气余热,升高了废气的温度,提高了废气焚烧的效率;所述焚烧室下部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一侧设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下部一侧设有插板阀,所述插板阀位于锁气阀上部,锁气阀卸灰时关闭插板阀,避免了烟气从锁气阀流出造成扬尘。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一侧设有引风机,引风机加速了焚烧室中气体的流通速度,增强了气体排出的速度,提高了排气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部一侧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包括内筒和集尘筒,所述排气管外部一侧设有内筒,所述内筒截面为倒置的U形,所述内筒外部一侧设有集尘筒,所述集尘筒截面为U形,所述集尘筒内壁直径大于内筒外壁直径,烟气从排气管中排出,经内筒的阻挡改变流向而向下流通,经集尘筒阻挡再次改变流向后排出,而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被集尘筒收集,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焚烧前通过旋风除尘器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在焚烧室中设置了预热区和焚烧区,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对焚烧前的废气进行预热,提高了废气焚烧的效率;
2)旋风除尘器下部一侧设有插板阀,插板阀位于锁气阀上部,锁气阀卸灰时关闭插板阀,避免了烟气从锁气阀流出造成扬尘;
3)出气口一侧设有引风机,引风机加速了焚烧室中气体的流通速度,增强了气体排出的速度,提高了排气的效率;
4)排气管上部一侧设有除尘器,除尘器包括内筒和集尘筒,排气管外部一侧设有内筒,内筒截面为倒置的U形,内筒外部一侧设有集尘筒,所集尘筒截面为U形,集尘筒内壁直径大于内筒外壁直径,烟气从排气管中排出,经内筒的阻挡改变流向而向下流通,经集尘筒阻挡再次改变流向后排出,而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则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被集尘筒收集,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焚烧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中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焚烧处理装置中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旋风除尘器,12-插板阀,13-锁气阀,14-进气管,15-连通管,16-焚烧室,17-预热区,18-焚烧区,19-换热管,20-隔板,21-出气口,22-引风机,23-排气管,24-除尘器,25-内筒,26-集尘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雁,未经郑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2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终端后备电源自动快速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试灯插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