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泄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2002.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冯大伟;马新力;燕常龙;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总装车间维修线的维修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泄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下线后为了能够快速转序,维修工人往往带着所需工具对车辆进行维修。其中,针对制动液油壶、防冻液储液壶等储液装置的检测与维修尤其困难并且耗费时间。现有技术中,当上述储液装置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检查泄漏点,然后要对储液装置中的液体进行补充,整个过程需要多个设备,即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泄漏检测装置,该泄漏检测装置能快速测出泄漏点,并且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泄漏检测装置,所述泄漏检测装置包括开关阀、三通接头、压力表、进气管和储液装置盖体,所述开关阀连接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所述压力表连接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接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液装置盖体。
可选地,所述储液装置盖体为制动油壶盖或防冻液储液壶盖。
可选地,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管快速接头,所述第一气管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开关阀的入口,所述开关阀的出口连接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管快速接头包括一端流体连通于所述开关阀的主体管和套设在所述主体管的另一端的套管,所述主体管设有套管的一端沿周向均布多个通孔和滚珠,所述套管的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多个通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套管可相对于所述主体管轴向相对滑动以使所述滚珠伸出或缩回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管快速接头还包括设置在轴套上的L型保险槽和设置在所述主体管上并且可沿所述L型保险槽移动的保险栓,所述L型保险槽的一边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另一边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泄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管快速接头,所述进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气管快速接头连接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管快速接头包括接头管和套设在所述接头管的一端,且与所述接头管螺纹连接的压盖,所述接头管的端面和所述压盖之间设置有角度凹槽,以及沿所述角度凹槽的斜面延伸的卡簧,所述接头管的端面抵顶在所述卡簧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接头管远离所述卡簧的一端的外表面形成有管螺纹。
可选地,所述开关阀为球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检测出储液装置的泄漏点,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时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气管快速接头的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气管快速接头的侧视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气管快速接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开关阀2 三通接头
3 压力表4 进气管
5 储液装置盖体6 第一气管快速接头
7 第二气管快速接头
21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
23第三接口61主体管
62套管63通孔
64滚珠65凹槽
66L型保险槽 67保险栓
71接头管72压盖
73角度凹槽74卡簧
75管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以相应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该泄漏检测装置包括开关阀1、三通接头2、压力表3、进气管4和储液装置盖体5,开关阀1连接于三通接头2的第一接口21,压力表3连接于三通接头2的第二接口22,进气管4的一端连接于三通接头2的第三接口23,进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液装置盖体5。具体地,储液装置盖体5可以为制动油壶盖或防冻液储液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2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斜边航空箱
- 下一篇:轮毂轴承刚度试验机的轴向加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