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检疫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1623.3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6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边勇;田洁;周鹏;马宁;刘强;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勇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服 检验检疫 第一表面 沾染 衣体 静电吸附区 不干胶 本实用新型 不干胶涂布 放射性元素 收纳 二次污染 机械振动 气流冲刷 衣体表面 分布区 飞灰 脱除 吸附 粘附 废弃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检验检疫防护服,包括衣体,衣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设有不干胶分布区或静电吸附区,使用过的检验检疫防护服所沾染的物质,如放射性元素尘埃、微粒、飞灰等沾染检验检疫防护服后,会被检验检疫防护服衣体第一表面的不干胶涂布区粘附或静电吸附区所吸附,不会因为防护服脱除、收纳、废弃放置等动作造成的机械振动、气流冲刷而离开检验检疫防护服衣体表面,避免了二次沾染或污染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服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少二次污染的检验检疫防护服。
背景技术
检验检疫人员在核生化检疫工作中的有可能会受到放射性、生物、化学有害物质沾染。它的外表面可能包含有放射性尘埃、生物化学有害物质,在后续脱除、收纳、处理动作可能会造成消除其有害性尤其是放射性,甚至会产生放射性尘埃的扩散。由于检验检疫查验现场空间、设施限制,防护产品缺乏洗消地点和手段,加上检验检疫工作现场人流、物流密集的特点,决定了检验检疫工作用防护服脱除、收纳、废弃放置、洗消不净带来二次沾染具有更大的危害和更大的风险。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量日趋增加,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健康保护和安全防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检验检疫工作中消耗的防护服数量,废弃防护服的数量将非常庞大,检验检疫工作用防护服脱除、收纳、废弃放置、洗消不净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也日渐凸显并成为日益扩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二次污染的检验检疫防护服。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验检疫防护服,包括衣体,所述衣体包括接触污染源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粘胶分布区和/ 或静电吸附区。
进一步的,所述粘胶分布区为不干胶涂布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吸附区设有驻极体材料,所述驻极体材料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不干胶为丙烯酸胶。
进一步的,所述不干胶分布区覆盖有离型纸层。
进一步的,所述驻极体材料覆盖有离型纸层。
进一步的,所述驻极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驻极体薄膜或聚乙烯驻极体薄膜或聚氯乙烯驻极体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驻极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驻极体纤维或聚乙烯驻极体纤维或聚氯乙烯驻极体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驻极体纤维或聚乙烯驻极体纤维或聚氯乙烯驻极体纤维为无纺织物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过的检验检疫防护服所沾染的放射性有害物质如放射性元素尘埃、微粒、飞灰等沾染检验检疫防护服后,会被检验检疫防护服衣体表面的不干胶涂布区所粘附或被驻极体材料区静电力所吸附,不会因为防护服脱除、收纳、废弃放置等动作造成的机械振动、气流冲刷而离开检验检疫防护服衣体表面,避免了二次沾染或污染的危险。脱除后的检验检疫防护服被沾染的表面因表面的不干胶涂布区而相互粘连,形成封闭的空间,进一步防止沾染物质脱离。同时有利于缩小废弃检验检疫防护服体积,方便收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检验检疫防护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表面;102:不干胶分布区;103:驻极体材料区;104:沾染的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勇,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1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