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T形槽气动活塞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10777.0 | 申请日: | 2017-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叶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和聚能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2;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刘涛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口 气缸 装置本体 通孔 活塞 气动活塞 气室内部 外侧设置 上端 吸热柱 限位栓 气室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凹槽内部 凹槽设置 动杆底端 内部设置 上下两侧 密封垫 散热片 触碰 底端 穿过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T形槽气动活塞,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动杆和气缸组成,所述动杆穿过通孔位于气室内部,所述气室位于气缸内部,所述通孔位于气缸上侧,所述通孔中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气缸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下两侧设置有上端进气口和下端进气口,所述上端进气口和下端进气口一端与气室,所述气缸外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动杆底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限位栓触碰连接,所述限位栓位于气室内部底端,所述动杆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四个,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吸热柱。该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吸热柱将装置本体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有效的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T 形槽气动活塞。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需求及技术的进步,用于载重汽车、工程机械及船舶等发动机都在向大功率、高负荷方向发展,强化程度不断提高,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发动机上的重要零件活塞的工作条件也变得更加恶劣,现有技术中的活塞体在使用时散热性能较差,影响装置本体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T形槽气动活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塞体在使用时散热性能较差,影响装置本体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T 形槽气动活塞,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动杆和气缸组成,所述动杆穿过通孔位于气室内部,所述气室位于气缸内部,所述通孔位于气室上侧,所述通孔中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气缸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上下两侧设置有上端进气口和下端进气口,所述上端进气口和下端进气口一端与气室,所述气缸外侧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动杆底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限位栓触碰连接,所述限位栓位于气室内部底端,所述动杆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四个,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吸热柱。
优选的,所述吸热柱使用的是相变材料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动杆外侧环绕有弹簧,且弹簧上下两端活塞和气室上侧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端进气口和下端进气口为锥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吸热柱将装置本体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有效的降温,吸热柱所使用相变材料在进行吸热时,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散热片能够增大外壳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快速的进行散热,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能够协助活塞快速回复,上端进气口和下端进气口为锥形设置能够对进入的气体进行物理压缩,能够对气体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气缸;3-上端进气口;4-散热片; 5-外壳;6-下端进气口;7-通孔;8-密封环;9-弹簧;10-动杆;11-气室;12-活塞;13-凹槽;14-吸热柱;15-限位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和聚能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和聚能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0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背压式双向动力单元
- 下一篇:一种气压回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