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9455.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颇;林俊仰;张三胜;张正;祝恒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杆 极片 按钮 托板 压板 本实用新型 锯齿形卡槽 锂离子电池 压板组件 圆形框 分条 不良问题 公司产品 极片褶皱 人工因素 按钮卡 极片卷 可信度 两压杆 松开 按动 掉粉 下端 压簧 压紧 卡住 认可 客户 移动 制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极片下卷装置包括:托板、压板组件,所述的托板从正面看为圆形框,所述的压板组件包括:一个压板、一个压簧、一个按钮、一个压杆,压板设在圆形框的内侧,所述的压杆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下端设有一排锯齿形卡槽,当同时按动两压杆按钮,压杆带动两压板向托板内侧移动并压紧极片卷,松开压杆按钮,按钮卡孔卡住压杆的锯齿形卡槽。本实用新型完全杜绝了手指与极片的接触,避免了人工因素导致的极片褶皱、掉粉等不良问题,提高了我们公司产品制造的可信度,得到了客户审厂的认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行业针对极片下卷工序,都没有采用下卷治具,而是采用人工直接用手去取下来,人工手法不可控因素容易导致极片边缘褶皱、掉粉现象,严重的会影响电池的性能,人工取料时难以保证手上无油脂等污染物,对电池极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包括:托板、压板组件,所述的托板从正面看为圆形框,圆形框的上部设有开口,圆形框其中一侧面设有加强板,圆形框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套压板组件,两套压板组件在圆形框的径向左右对称,压板组件下方的托板上设有把手;所述的压板组件包括:一个压板、一个压缩弹簧、一个按钮、一个压杆,压板设在圆形框的内侧,压板为圆弧形,弧形的凹面朝向圆形框的内侧,压板外侧的中部设有压板连接座,圆形框的外侧面上设有按钮座,按钮座上部设有按钮轴孔,按钮座的侧面设有朝向圆形框径向的按钮座孔;所述的压杆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下端设有一排锯齿形卡槽,压杆的外侧设有压杆按块,压杆的圆柱体的内侧端穿过按钮孔、按钮座孔和圆形框孔与压板连接座枢接,按钮内侧面与按钮座之间的压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并推动按钮向外侧的上部旋转使按钮卡孔卡入锯齿形卡槽;按钮上部设有按钮轴孔,连接轴通过按钮轴孔与按钮座枢接,按钮的侧面设有卡孔,当同时按动两压杆按钮,压杆带动两压板向托板内侧移动并压紧极片卷,松开压杆按钮,按钮卡孔卡住压杆的锯齿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分条的极片下卷装置,在没有研发这款分条工序极片下卷装置之前,员工都是直接用手将整卷极片从分条机上取下来,手指受力点与极片接触的位置容易导致极片损伤,从而出现褶皱,掉粉现象,对电池的制造会带来不良的安全性影响。在我们研发出这款极片下卷装置之后,完全杜绝了手指与极片的接触,避免了人工因素导致的极片褶皱、掉粉等不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压杆的圆柱体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正面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9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注液孔封球工序的防磕伤装置
- 下一篇:浮动辊轴包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