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7358.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五珍;黄剑明;张晓爽;李焕文;陈国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3/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忠义路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反应器 沉淀池 高负荷 污泥池 半软性填料 水解酸化池 充分接触 管道连接 均匀布置 立体空间 设置检测 生物滤池 污泥输送 计量口 生物膜 检测 丝状 计量 占用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包括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生物滤池,各个池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在各个池之间均设有检测计量口,在各个检测计量口内相应设置检测仪,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设有丝状材质的填料使得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保持立体空间的最佳密度和均匀布置使水、气、生物膜充分接触;所述的填料为半软性填料,还包括有污泥池,沉淀池中的污泥输送到污泥池。本案具有占用面积小、处理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处理效果不稳定,处理负荷较低,运行管理不便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诸多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实际问题就是研究出一种占用面积小、处理稳定的高负荷生物反应器。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池1,生物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生物滤池4,各个池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在各个池之间均设有检测计量口,在各个检测计量口内相应设置检测仪,在生物接触氧化池2中设有丝状材质的填料使得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保持立体空间的最佳密度和均匀布置使水、气、生物膜充分接触;所述的填料为半软性填料,还包括有污泥池5,沉淀池3中的污泥输送到污泥池5。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软性填料以硬性塑料为支架,在支架上面设有软性纤维。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为斜管沉淀池。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负荷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4包括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案设置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生物滤池。利用水解酸化池中,水解酸化过程能将废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一些难于生物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等,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利于后续处理。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在沉淀池中,将水和污泥分开,污泥进入污泥池中。
生物滤池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最后达到排放标准。
本案结合接触氧化工艺,利用丝状材质的填料特点,在生物池中保持立体空间的最佳密度和均匀布置使水、气、生物膜充分接触,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并在沉淀池后设置高负荷生物滤池,实现水质的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7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表类Ⅳ类水提标改造技术
- 下一篇:一种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制中水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