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7211.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韦联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模线 上模 下模 换挡摆杆 分模 模腔 模具 本实用新型 锻造成型 挤压成型 模具设计 死角问题 梯形结构 线性结合 摆杆 合模 凸起 支脚 落差 避开 复合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中均有用于挤压成型的模腔,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其侧面沿中线设置分模线,分模线在其摆杆支脚处的模腔内设有凸起的分模架,分模架为梯形结构。采用多线性结合的复合线性作为分模线,这样在锻造成型过程中完全避开该产品因为结构的落差而形成的夹角、死角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换挡摆杆是一款构造比较复杂的异型产品,不仅立面构造比较复杂,其不共面的两个支脚既有较大夹角角度,还不在同一水平面形成很大的高低落差,这使得锻造成型模具的制作出现很大的难度。因为本产品的两个支脚存在很大的水平落差,成型模的型腔必然得出现相对应高低落差的分模形态,传统的通过改变水平角度降低落差的分模方法,并不能有效避开各个部位存在夹角和死角的现象,极容易产生缺料的缺陷,因为成型的不饱满使得难以达到理想的形态,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档换摆杆模具不能有效避开各个部位存在夹角和死角的现象,极容易产生缺料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中均有用于挤压成型的模腔,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其侧面沿中线设置分模线,分模线在其摆杆支脚处的模腔内设有凸起的分模架,分模架为梯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多线性结合的复合线性作为分模线,通过参考产品异形部位支脚的角度和落差,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其侧面沿中线设置分模线,分模线在其摆杆支脚处的模腔内设有凸起的分模架,分模线在其摆杆支脚处的模腔内设有凸起的分模架,分模架为梯形结构。这样在锻造成型过程中完全避开该产品因为结构的落差而形成的夹角、死角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可使成型后的产品形态更加饱满;多曲面分模形态,有效避免了异型部位缺料的发生几率;此分模线通过梯形的斜面缓降作用,有效的减缓了胚料在成型过程时对模具的磨损;产品采用正侧面平剖的方法分模,完全可以通过整体垂直沉降的方法对磨具进行磨损后的二次加工,使得模具的加工更为方便,有效节省了加工时间。
进一步,所述分模架的长径为4mm~8mm,短径范围为3mm~5mm。这样可以更好帮助锻造成型。
进一步,所述分模架为弓形结构,其分模架的长径为4mm~8mm。弓形结构也可以通过斜面缓降作用,有效的减缓了胚料在成型过程时对模具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中实施例1中结构正视图;
图2为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中实施例2中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分模式换挡摆杆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中均有用于挤压成型的模腔3,上模1和下模2进行合模,其侧面沿中线设置分模线4,分模线4在其摆杆支脚处的模腔内设有凸起的分模架5,分模架5为梯形结构。所述分模架5的长径为4mm~8mm,短径范围为3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韦联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市韦联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7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