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沉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5482.4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勇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沉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沉井结构,包括若干节上下对接的预制沉井模块,所述预制沉井模块为空心圆柱状,预制沉井模块内壁均布若干竖直的定向槽,所述定向槽上部固设竖直的定向管,所述定向管顶部伸出预制沉井模块顶面并插入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的定向槽内,且定向管顶面与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的定向管底面之间有间隙,所述定向管与定向槽内设有水管,最底部的预制沉井模块内的水管底部连有水刀头,所述水管顶部伸出定向管顶面并与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内的水管底部连接,两个水管的连接处位于彼此所在的定向管顶面和底面形成的空隙中,最顶部的水管连有水刀泵。本实用新型借助水刀泵产生的高压水对沉井底部进行冲击,减小下沉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沉井结构。
背景技术
沉井是水中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居多。沉井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式,施工时提前浇筑首节,凝固后掏空下方,混凝土块开始下沉,随后继续浇筑上方,完成后再掏空,依次循环,直至开挖到基础底部。由于现有沉井一般采用现场浇筑,费时费力且形状无法做到复杂,下沉时阻力大,不利于后续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沉井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沉井结构,包括若干节上下对接的预制沉井模块,所述预制沉井模块为空心圆柱状,预制沉井模块内壁均布若干竖直的定向槽,所述定向槽上部固设竖直的定向管,所述定向管顶部伸出预制沉井模块顶面并插入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的定向槽内,且定向管顶面与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的定向管底面之间有间隙,所述定向管与定向槽内设有水管,最底部的预制沉井模块内的水管底部连有水刀头,所述水管顶部伸出定向管顶面并与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内的水管底部连接,两个水管的连接处位于彼此所在的定向管顶面和底面形成的空隙中,最顶部的水管连有水刀泵。
最底部的预制沉井模块的底部为尖头。
所述水刀泵为高压往复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借助水刀泵产生的高压水对沉井底部进行冲击,减小下沉阻力;预制沉井模块避免了现场浇筑费时费力的缺点,形状也可做得复杂;定向管与定向槽配合使各预制沉井模块定位精准,连接牢靠;水管的连接处位于彼此所在的定向管顶面和底面形成的空隙中,方便对水管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底部的预制沉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它预制沉井模块去除水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沉井模块;2-定向管;3-水管;4-水刀头;5-定向槽;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沉井结构,包括若干节上下对接的预制沉井模块1,所述预制沉井模块1为空心圆柱状,预制沉井模块1内壁均布若干竖直的定向槽5,所述定向槽5上部固设竖直的定向管2,所述定向管2顶部伸出预制沉井模块1顶面并插入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1的定向槽5内,且定向管2顶面与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1的定向管2底面之间有间隙,所述定向管2与定向槽5内设有水管3,最底部的预制沉井模块1内的水管3底部连有水刀头4,所述水管3顶部伸出定向管2顶面并与上部的预制沉井模块1内的水管3底部连接,两个水管3的连接处位于彼此所在的定向管2顶面和底面形成的空隙中,最顶部的水管3连有水刀泵。
最底部的预制沉井模块1的底部为尖头。
所述水刀泵为高压往复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勇,未经庄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5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及化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阻燃耐火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