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圆弧面和倒角的一体化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1861.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2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德;张志闯;焦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69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柄 倒角 加工 刀具 本实用新型 圆弧面 刀头 一体化刀具 倒角段 手机壳 圆弧段 刃部 刀头连接部 内凹圆弧段 一体成型的 刀柄轴线 刀具成本 工作效率 合为一体 加工位置 共轴线 换刀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工圆弧面和倒角的一体化刀具,包括刀柄及与刀柄一体成型的刀头,刀柄与刀头共轴线,刀柄为圆柱体,刀头包括连接部和刃部,刃部位于刀头上远离刀柄的一端,连接部为圆柱体,连接部远离刀柄的一端的端面为垂直于刀柄轴线的平面,连接部的外径大于刀柄的外径,刃部由相连的用于加工倒角的倒角段和用于加工圆弧面的圆弧段组成,倒角段靠近刀头连接部,圆弧段为内凹圆弧段。本实用新型将加工手机壳圆弧面的刀具和加工倒角的刀具合为一体,降低了刀具成本;本实用新型刀具在加工手机壳圆弧面和倒角时不需更换刀具,也不需分多次调整加工位置,节省了换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加工圆弧面和倒角的一体化刀具。
背景技术
一部分手机的外壳侧面为圆弧面,侧面与背面通过倒角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把不同的刀分别加工圆弧面和倒角,即用一把单独加工圆弧面的成型刀具来加工圆弧面,用另一把单独加工倒角的成型刀具来加工倒角。由于两把刀加工位置相关联,由于空间关系及刀具本身的原因,需要将两把刀分开在不同时间进行分别加工,加工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且使用两把刀具进行加工,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圆弧面和倒角的一体化刀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圆弧面和倒角的一体化刀具,包括刀柄及与刀柄一体成型的刀头,刀柄与刀头共轴线,刀柄为圆柱体,刀头包括连接部和刃部,刃部位于刀头上远离刀柄的一端,连接部为圆柱体,连接部远离刀柄的一端的端面为垂直于刀柄轴线的平面,连接部的外径大于刀柄的外径,刃部由相连的用于加工倒角的倒角段和用于加工圆弧面的圆弧段组成,倒角段靠近刀头连接部,圆弧段为内凹圆弧段。
所述刀头上靠近圆弧段处设有加强部。
所述加强部为圆柱体,加强部外径大于圆弧段外径。
所述加强部沿刀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倒角段沿刀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圆弧段沿刀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倒角段沿刀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圆弧段中部外径最小,圆弧段的外径从中部沿刀柄轴线向两侧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将加工手机壳圆弧面的刀具和加工倒角的刀具合为一体,即一把刀具就可完成圆弧面和倒角的加工,降低了刀具成本;本实用新型刀具在加工手机壳圆弧面和倒角时不需更换刀具,也不需分多次调整加工位置,节省了换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刀具使用时的切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1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