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1284.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祥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2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腔体,腔体顶部与若干个集流管相通并通过集流管收集雨水,集流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收集管、连接管和第二收集管,连接管内设置过滤系统,腔体底部设置若干个呈锥形的排水管,底座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水平驱动带且其上放置若干个收集桶,一个收集桶与一个排水管一一相对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同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过滤系统进行逐层过滤,有效去除雨水中的大颗粒、杂物或其他杂质,通过腔体底部的锥形排水管排出至收集桶中,驱动装置驱动若干个收集桶从动运动至便于拿取的位置,结构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当前全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课题之一。作为地面及地下补给水源,雨水造福了千万动、植物,最大化利用雨水显得尤为重要。但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大多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适用于普通消费者,也不适用于对雨水的过滤需求不高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腔体,腔体顶部与若干个集流管相通并通过集流管收集雨水,集流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收集管、连接管和第二收集管,连接管内设置过滤系统,腔体底部设置若干个呈锥形的排水管,底座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水平驱动带且其上放置若干个收集桶,一个排水管底部与一个收集桶一一相对,若干个收集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同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连接管的中轴线重合,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的直径均沿中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管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收集管顶部焊接于一体,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粗砂过滤网、细砂过滤网和PP棉。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直径沿中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桶顶部设置呈漏斗形的进水口,排水管内的雨水通过进水口流入收集桶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运动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驱动带、水平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且三者通过齿轮传动运动,第一驱动带、水平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上分别设置若干个用于固定收集桶且与收集桶相适配的凹槽,一个凹槽内固定一个收集桶。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收集桶的底部外侧且与凹槽相接处设置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驱动带水平放置,第一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45°且二者对称设置于水平驱动带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腔体,腔体顶部与若干个集流管相通并通过集流管收集雨水,集流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收集管、连接管和第二收集管,连接管内设置过滤系统,腔体底部设置若干个呈锥形的排水管,底座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水平驱动带且其上放置若干个收集桶,一个收集桶与一个排水管一一相对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同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过滤系统进行逐层过滤,有效去除雨水中的大颗粒、杂物或其他杂质,通过腔体底部的锥形排水管排出至收集桶中,驱动装置驱动若干个收集桶从动运动至便于拿取的位置,结构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祥,未经陈大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1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外开窗
- 下一篇:一种后拖车钩支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