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1283.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饶楚英;陈友见;吴正贤;陈武;李进梗;万晓辉;周妩;贺国兵;阚少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市兴鑫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2 | 分类号: | E02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排水管 安装座 主动轮 水利工程 传动线 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 排水装置 转动把手 传统电力 环形结构 施工进度 首尾连接 抽水泵 动力源 地基 积水 停电 排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排水管和传动线,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一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底部两端,所述排水管上部两端分别设有从动轮安装座和主动轮安装座,所述从动轮安装座上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座上设有主动轮和转动把手,且所述转动把手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线首尾连接为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排水管和传动线结合设计,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中地基内的积水进行排水操作,且本装置采用人力为动力源,可以全天候使用,避免了传统电力抽水泵在停电时就停止工作的弊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的统称。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进行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由于天气的原因地基内很容易进行积水,传统大多采用抽水泵进行排水,但当遇到停电的情况时,传统的电力抽水泵就会停止工作,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排水管和传动线,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底部两端,所述排水管上部两端分别设有从动轮安装座和主动轮安装座,所述从动轮安装座上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座上设有主动轮和转动把手,且所述转动把手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传动线首尾连接为环形结构,且所述传动线分别套接在所述排水管的内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上,所述传动线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形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上架和升降底杆,所述支撑上架的顶部与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升降底杆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升降底杆套接在所述支撑上架的两个支脚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升降底杆外侧位于所述支撑上架的一端上设有锁紧旋钮。
优选的,所述圆形橡胶垫的外径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的两端上设有防滑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采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排水管和传动线结合设计,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中地基内的积水进行排水操作,且本装置采用人力为动力源,可以全天候使用,避免了传统电力抽水泵在停电时就停止工作的弊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排水管,4-传动线,5-从动轮安装座,6-主动轮安装座,7-从动轮,8-主动轮,9-转动把手,10-圆形橡胶垫,11-支撑上架,12-升降底杆,13-锁紧旋钮,14-防滑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市兴鑫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咸宁市兴鑫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1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岩面地下压力涌水的疏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