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炉排焚烧炉垃圾料层厚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0542.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一品达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机械炉排焚烧炉 厚度调节装置 焚烧炉排 垃圾料层 灰渣 本实用新型 焚烧炉 和料 体内 顺时针方向转动 液压驱动机构 螺纹状切齿 转动轴外圆 挡板 处理设备 焚烧炉体 垃圾焚烧 炉内燃烧 气动机构 倾斜设置 驱动机构 信号反馈 远程控制 运动周期 中心轴线 接触处 轴承座 油缸 焊接 破碎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机械炉排焚烧炉垃圾料层厚度调节装置涉及垃圾焚烧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械炉排焚烧炉垃圾料层厚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焚烧炉体内的转动轴,所述焚烧炉体内倾斜设置有一焚烧炉排,所述转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座与焚烧炉体相连,且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在焚烧炉排所在斜面内,且转动轴与焚烧炉排之间的距离为20‑50c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驱动机构除了液压驱动机构也可以电力传动机构,或是气动机构。操作简便,根据炉内燃烧情况及信号反馈信息,远程控制油缸的行程及运动周期,当灰渣和料层偏厚时,挡板往顺时针方向转动,当灰渣和料层偏薄时则反之。灰渣块的破碎具有一定的效果,转动轴外圆与垃圾接触处焊接螺纹状切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机械炉排焚烧炉垃圾料层厚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较好地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治理目标,目前世界各地应用的各种型号垃圾焚烧炉有200多种,应用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垃圾焚烧炉技术主要有4大类,即:炉排型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机械炉排焚烧炉是较早发展的垃圾焚烧炉型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技术日臻完善,运行可靠性高,是目前垃圾焚烧炉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其数量占全世界垃圾焚烧市场总量的80%以上。该类炉型的最大优势在于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适应性广,绝大部分固体垃圾不需要任何预处理可直接进炉燃烧。机械炉排焚烧炉的运行原理:垃圾通过相关的控制和操作后,进入焚烧炉,经过干燥、燃烧和燃烬三个阶段,其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完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有粉尘、重金属、多环芳烃,焚烧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以二嗯英控制最为重要。
目前对其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控制主要采用“3T+E”的原则,即:炉温(temperature)、停留时间(time)、紊流程度(turbulence)和空气量(excessair),可通过在燃烧中保持850~1000'E高温,并且烟气在高温下停留时间2s以上,烟气含氧在6%以上来实现。
满足3T+E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料层的厚度。不同的垃圾在炉内的厚度也不一致,司炉必须根据垃圾在炉内的焚烧效果,合理调整料层厚度才能使垃圾稳定燃烧。一般干燥段和燃烧段,料层厚度约为0.6-1.0米,燃尽段灰渣厚度约为0.2-0.4米。厚度太大,可能导致燃烧不完全和不稳定,厚度太薄又会减少焚烧炉的处理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很好起到料层或者灰渣厚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机械炉排焚烧炉垃圾料层厚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焚烧炉体内的转动轴,所述焚烧炉体内倾斜设置有一焚烧炉排,所述转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座与焚烧炉体相连,且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在焚烧炉排所在斜面内,且转动轴与焚烧炉排之间的距离为20-50cm;
转动轴的一端伸出焚烧炉体通过曲柄连接有一驱动装置,所述曲柄与转动轴固定相连,驱动装置带到曲柄远离或者靠近驱动装置,从而带动转动轴转动;
所述转动轴的圆周面上固定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长度与焚烧炉排相匹配,且挡板所在平面与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转动轴的圆周面上还均布有螺纹状切齿。
优选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与曲柄铰接。
优选地,伸缩杆的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与转动轴中心轴线所在直线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优选地,液压油缸固定设置在焚烧炉体上。
优选地,挡板的高度为40-8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一品达石化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一品达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0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