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光谱成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00041.5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龙;戴君虎;赵永超;杨建峰;葛全胜;薛彬;刘浩龙;王焕炯;陶泽兴;贺应红;吕娟;闫兴涛;赵意意;卢笛;于基睿;陶金有;陈小波;王南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张祖萍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平面 探测器 多光谱 分光 多光谱成像系统 中继镜组 分光镜 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 波长漂移 滤光片式 视场中心 系统给定 像方远心 中间像面 焦距 分光片 物镜组 中间像 段数 视场 口径 探测 干涉 引入 | ||
1.一种多光谱成像系统,包括入瞳(10)、物镜组(11)、N个分光镜、和根据光谱通道数量设置的滤波片、中继镜组及探测器焦平面;其特征在于:
该多光谱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谱通道;
视场光束首先通过入瞳(10)入射到所述多光谱成像系统中,所述物镜组(11)以将通过入瞳(10)入射的光束聚焦,形成具有像方远心的中间像面的方式设置;
分光镜的数量N≥1,视场光束通过所述N个分光镜被分为至少两束,每束光构成一个光谱通道;
滤波片以在每一个光谱通道中对分光之后的光束进行滤波的方式设置;
中继镜组以在每一个光谱通道中对分光之后的光束进行聚焦的方式设置;
探测器焦平面以在每一个光谱通道中接收经滤波片滤波和中继镜组聚焦后的光的方式设置;
每个探测器焦平面到中心像面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光谱成像系统包括两个光谱通道;视场光束首先通过入瞳(10)入射到所述多光谱成像系统中,通过所述物镜组(11)将光束聚焦于中间像面,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21)被分成两束,
其中一束光形成第一光谱通道,第一光谱通道以下述方式构成:第一分光镜(21)反射的光通过第一滤波片(31)滤波之后,再经过第一中继镜组(41)聚焦入射在第一探测器焦平面(51)上;
另一束光形成第二光谱通道,第二光谱通道以下述方式构成:第一分光镜(21)透射的光束通过第二滤波片(32)滤波之后,再经过第二中继镜组(42)聚焦入射在第二探测器焦平面(52)上;
第一探测器焦平面到中间像面的距离与第二探测器焦平面到中间像面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谱成像系统包括八个光谱通道;视场光束经过入瞳(10)入射到物镜组(11)上,物镜组(11)将光束聚焦于中间像面,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21)被分成两束;
其中第一分光镜(21)反射的光入射到第一二级分光镜(22)进行二级分光;被第一二级分光镜(22)透射的二级分光光束入射到第一三级分光镜(24)发生三级分光,其中的反射光束经过第一滤波片(31)和第一中继镜组(41)之后聚焦到第一探测器焦平面(51),形成第一光谱通道,透射光束经过第二滤波片(32)和第二中继镜组(42)之后聚焦到第二探测器焦平面(52),形成第二光谱通道;被第一二级分光镜(22)反射的二级分光光束入射到第二三级分光镜(25)发生三级分光,其中的反射光束经过第三滤波片(33)和第三中继镜组(43)之后聚焦到第三探测器焦平面(53),形成第三光谱通道,透射光束经过第四滤波片(34)和第四中继镜组(44)之后聚焦到第四探测器焦平面(54),形成第四光谱通道;
第一分光镜(21)透射的光入射到第二二级分光镜(23)进行二级分光;被第二二级分光镜(23)透射的二级分光光束入射到第三三级分光镜(26)发生三级分光,其中的透射光束经过第五滤波片(35)和第五中继镜组(45)之后聚焦到第五探测器焦平面(55),形成第五光谱通道,反射光束经过第六滤波片(36)和第六中继镜组(46)之后聚焦到第六探测器焦平面(56),形成第六光谱通道;被第二二级分光镜(23)反射的二级分光光束入射到第四三级分光镜(27)发生三级分光,其中的透射光束经过第七滤波片(37)和第七中继镜组(47)之后聚焦到第七探测器焦平面(57),形成第七光谱通道,反射光束经过第八滤波片(38)和第八中继镜组(48)之后聚焦到第八探测器焦平面(58),形成第八光谱通道,八个探测器焦平面到中间像面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光谱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镜是能量分光或颜色分光,或者二者合理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00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