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湖泊污染源富集浓缩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450.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谢育英;邓圣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环保设备(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鳌峰街道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浮池 混合反应槽 污泥消化 出水端 活性菌 培养仓 侧边 浓缩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溶气水泵 河道 富集 污染源 湖泊 压力溶气罐 河道治理 外界因素 出料管 出气端 出水管 活性水 进水泵 进水端 能力强 溶气罐 释放器 有压力 菌料 水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湖泊污染源富集浓缩净化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槽,所述混合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有进水泵,所述混合反应槽的侧边设有气浮池,混合反应槽的底部与气浮池相连通;气浮池的一出水端连接有溶气水泵,溶气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压力溶气罐;压力溶气罐的出气端通过释放器与气浮池的底部相连通;气浮池的另一出水端连接有活性水出水管;所述气浮池的侧边设有污泥消化仓;污泥消化仓与气浮池相连通;所述污泥消化仓的侧边设有活性菌培养仓,活性菌培养仓与污泥消化仓相连通;所述活性菌培养仓上连接有菌料出料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河道治理,适应能力强,特别对于河道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水道也非常适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湖泊污染源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河道、湖泊污染源富集浓缩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湖泊内的污染源种类繁多,特别是黑臭河道,由于污染因子很多,采用单一或组合的原位治理方法均不容易奏效,不同的河道污染因子不同,即使同一河道内的污染状况也会随着时间、季节变化以及内源、外源污染的不同而不同,通常的治理措施难于做到及时根据河道状况变化而进行适时合理调整,最终表现出所采用的治理工艺与存在的污染源可能不完全对应,导致一种或几种方法均无法起到好的治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的河道、湖泊污染源富集浓缩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河道、湖泊污染源富集浓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反应槽,所述混合反应槽进水端连接有进水泵,所述混合反应槽的侧边设有气浮池,所述混合反应槽的底部与气浮池相连通;所述气浮池的一出水端连接有溶气水泵,溶气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压力溶气罐;所述压力溶气罐的出气端通过释放器与气浮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气浮池的另一出水端连接有活性水出水管;
所述气浮池的侧边设有污泥消化仓;所述污泥消化仓与气浮池相连通;所述污泥消化仓的侧边设有活性菌培养仓,所述活性菌培养仓与污泥消化仓相连通;所述活性菌培养仓上连接有菌料出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絮凝剂投加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菌料出料管上连接有用于微生物及生物酶的投加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浮池与溶气水泵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通过对河道、湖泊的污染源进行分解、消化、净化,对河道水进行净化达到标准的适合生态净化的水,通过富集的污泥经过消化减量后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培养活性菌再投入到河道中,分离出的无机物质排入河道池底,整个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无二次污染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环保设备(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元环保设备(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