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98415.4 | 申请日: | 201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乐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听筒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吸引 音频线 颈带 耳机线 耳机 本实用新型 耳机结构 运动幅度 掉落 脖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耳机线、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耳机线两端分别与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连接,还包括颈带,颈带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耳机线包括第一音频线及第二音频线,第一听筒通过第一音频线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听筒通过第二音频线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上安装有第一吸引块,第二连接部上安装有第二吸引块,第二吸引块与第一吸引块相吸引。这样,通过在颈带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安装有第一吸引块,第二连接部上安装有与第一吸引块相吸引的第二吸引块,耳机上颈带可以固定在脖颈上,从而使得耳机即使在大的运动幅度下,也不会掉落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收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但这种耳机不适合运动的人,使用者在运动的时候耳机很容易掉落下来,后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蓝牙运动耳机,这种蓝牙运动耳机上安装有颈带,没有插头,使用者在运动时,颈带可以戴在脖子上。
但是,这种蓝牙运动耳机上的颈带虽然只是戴在脖子上,但是并没有完全固定住,当使用者运动幅度大的时候,蓝牙运动耳机仍旧会掉落下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市场上蓝牙运动耳机上的颈带只是戴在脖子上,并没有完全固定住,当使用者运动幅度大的时候,蓝牙运动耳机仍旧会掉落下来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线、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所述耳机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连接,还包括颈带,所述颈带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耳机线包括第一音频线及第二音频线,所述第一听筒通过所述第一音频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听筒通过所述第二音频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安装有第一吸引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安装有第二吸引块,所述第二吸引块与所述第一吸引块相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引块为磁铁,所述第二吸引块为铁片或磁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吸引块,所述第三吸引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听筒上,所述第三吸引块与所述第一吸引块相吸引。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吸引块,所述第四吸引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听筒上,所述第四吸引块与所述第二吸引块相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吸引块与所述第四吸引块均为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线还包括第三音频线,所述第三音频线内嵌于所述颈带,所述第三音频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电源部,所述电源部包括第一壳体及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充电电池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音频线及第一听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平板,所述第一吸引块与所述第一平板连接,所述第三吸引块与所述第一平板相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二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音频线及第二听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吸引块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所述第四吸引块与所述第二平板相吸引。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乐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乐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